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研究及评价.docVIP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研究及评价.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研究及评价

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研究及评价[摘要] 目的:了解喹诺酮类药物在本院使用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警示,并提醒护士在对患者用药期间注意观察和加强巡视。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3年8月~2007年8月4年间收到的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报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喹诺酮类药物诱发的不良反应共200例,涉及6种喹诺酮类药物,其中左氧氟沙星引起的不良反应为89例,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最常见的为皮肤及附件损害,较严重的不良反应为55例。结论:喹诺酮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多,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合理选药,提高用药的安全性。 [关键词]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11(b)-095-02 喹诺酮类药物通过抑制细菌的DNA旋转酶(细菌的Ⅱ型拓扑异构酶,能以其独特的超螺旋和舒张活性来控制细菌DNA的形状和功能),使DNA不能控制m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使细菌菌体延伸成丝状和形成液泡,再通过核酸外切酶降解染色体DNA,从而影响DNA的正常形态与功能,阻断其复制,产生杀菌作用[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收集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Rs)病例200例,其中,男性87例,女性113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85岁,平均 (49.5±24.2)岁。18 ~ 59岁138例(69.0%),≥60岁62例(31.0%)。 1.2方法 将我科在2003年8月~2007年8月4年间登记的200例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表中患者基本情况、ADRs所涉及药物、ADRs临床表现、因果关系分析、预后情况等输入计算机,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因果关系评价、程度分级及转归 根据我国药品监测中心ADRs因果关系判断标准进行评价,肯定的15例,很可能的147例,可能的38例。ADRs较严重的有20例,中度145例,轻度35例。不良反应结果治愈132例,好转68例。 2.2 ADRs涉及药物 涉及药物均以通用名进行统计。由于我科承担全院门、急诊输液任务和笔者所处工作岗位经常接触到的药物,在这200例ADRs中所涉及的6种药物是临床上常用的,均为静脉滴注,未涉及到其他用药途径。具体药物品种详见表1。 2.3 ADRs涉及系统-器官及主要临床表现 ADRs涉及最多的是皮肤及附件,共有124例表现为瘙痒、皮疹、皮肤红斑等。因为皮肤的过敏反应在输液过程中易于被护士观察和鉴别,不会被疏漏,因而报告较多,经过及时对症处理或停药后可以恢复;其次是全身性损害,本组共有56例,主要表现为过敏性休克、过敏反应、发热、寒战、胸闷等;有消化道反应的55例,表现为恶心、呕吐、纳差、腹痛、腹泻和上腹不适等;中枢神经系统反应28例,表现为头痛、头昏、兴奋、失眠等现象;心血管系统反应35例,主要表现为心悸、面色苍白、发绀等;局部反应24例,表现为注射部位水肿、疼痛、瘙痒、静脉炎等;其他11例,表现为一过性外周血白细胞减少,血清转氨酶、尿素氮和肌酐测定值升高、结晶尿、肌肉疼痛、关节肿痛等,严重的多系统损害以溶血表现为主,伴有肝、肾功能不全或凝血功能异常等。 3讨论 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的左旋光学异构体,其抗菌活性是右旋体的8~128倍。2001年,我国主要城市重点医院在用药品种销售额排序中,左氧氟沙星位居第3位。随着该药的普遍应用,相关的不良反应的报道也不断增多[2]。有研究表明,氟喹诺酮类药物用量与细菌耐药性有关,用药量上升必然导致耐药性增加[3]。从文章中的数据来看,左氧氟沙星导致的89例不良反应中,过敏反应的发生率最高,占47.1%,表现为皮疹、红斑、瘙痒等。近几年来对左氧氟沙星的神经系统的ADRs报道日渐增多,其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昏、失眠、兴奋、失语,还有极少数可发生幻觉和癫痫发作[4]。发生的机制可能是: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分子结构中含有氟原子,具有一定的脂溶性,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本组不良反应病例中对用药部位造成的损害表现为用药部位瘙痒、红肿、疼痛等。其发生多由于喹诺酮类药物静滴时速度过快或注射部位固定引起的,如能控制滴速在40滴/min以下,局部红肿及疼痛能明显减轻[5]。消化系统的ADRs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肝损害和黄疸等,占所有ADRs的16.0%。在肝损害主要以临床上生化检查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升高为判断标准,在应用喹诺酮类药物时尽量选用经肾脏排泄的品种,若选用经肝胆排泄的品种时应减量使用。 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指征远较治疗应用少,一般情况下不主张预防用药。与现症伤寒、细菌性痢疾等疾病有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