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生儿出血症12例临床研究
新生儿出血症12例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出血症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12例新生儿出血症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均为足月顺产儿,以消化道出血多见。给予禁食、洗胃,静脉点滴VitK、立止血等药物,均治愈。结论:新生儿出血症发病原因是维生素K缺乏,用维生素K预防和治疗本病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新生儿出血症;临床特征;治疗
[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2(a)-159-01
新生儿出血症(hemorrhag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HDN)又称新生儿自然出血症,新生儿低凝血酶原血症,是由于维生素K缺乏导致体内某些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活力下降而引起的自限性出血性疾病。过去此病相当多见,自各地对新生儿出生后常规注射VitK、后,此病发生较少。2000年1月-2007年1月我们收治12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患儿中,女8例(66.7%),男4例(33.3%);均为足月顺产儿,无窒息史及产伤史,母孕期无用药史。人院日龄24~72h 10例(83.3%),10d 1例(8.3%),35d 1例(8.3%)。农村10例(83.3%),城镇2例(16.7%)。
1.2 临床表现
12例中突然出现消化道出血者8例(66.7%),呕吐新鲜血及便血,出血量30~100ml,无其他特殊异常。脐部残端渗血3例(25%),1例35d发病者以腹泻住院,入院3d出现注射部位出血,继之出现贫血及抽搐,反应较好,体温、呼吸、心率均正常,四肢肌张力正常,新生儿反射正常。实验室检查:RBC 2.86×1012/L,Hb85.0g/L;PT16.2s,Am 42.6s,BT、Ph正常。头颅CT提示:脑出血。
2 结果
12例患儿入院后均给予保暖,加强护理。及时禁食,洗胃。给予静脉点滴VitK、立止血等止血药物治疗,24h内所有患儿出血停止。仅1例脑出血患儿给予特殊护理,吸氧,应用抗惊厥药物,对症处理,抽搐停止,出血灶逐渐吸收而停药。12例患儿均临床治愈。3,6个月各随访复查一次,体检、实验室检查、脑CT检查均正常。
3 讨论
新生儿出血症的发病原因是维生素K缺乏,正常新生儿出生后2~7d由于生理性维生素K依赖的凝血因子Ⅱ、Ⅶ、Ⅸ、X下降而引起出血。造成新生儿维生素K缺乏的原因有:母乳喂养,尚未添加辅食,孕母患肝脏疾病或孕期使用维生素K抑制药物,孕母维生素K通过胎盘量很少,胎儿体内储存量低;胎儿时期肝酶系统不成熟,新生儿早期肠道菌群尚未建立,致维生素K合成不足;母乳中维生素K含量仅为牛乳的1/4,且初乳中含维生素K极少,使维生素K摄入不足;新生儿肝胆疾患或慢性腹泻可影响维生素K的吸收。诊断新生儿出血症应考虑以上原因。对患儿有呕血症状,疑有新生儿出血可能者,要询问喂养史、婴儿出生时维生素K注射史。仔细检查皮肤改变、注射部位有否出血、脐部残端有无渗血等,以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新生儿出血症临床上可分为早发型、典型和晚发型三种类型。本组报道典型病例11例,多为边远农村出生的患儿,出生后均未给予维生素K预防性注射,可能是条件所限:晚发型1例,有腹泻病史和使用广谱抗生素药物史。虽然此病属自限性疾病,但是如未及时诊断和治疗,仍会导致颅内出血死亡。所以,提醒从事产科和儿科的医务人员或基层医生,在新生儿出生后应常规注射维生素K1,对有腹泻病史或因感染性疾病使用广谱抗生素者应追加注射维生素K12~5mg,以防晚发性颅内出血的发生。预防本病非常重要,新生儿每日维生素K需要量约为1~5μg/kg。出生后常规1次肌注维生素K11mg,可有效阻止本病的发生。妇产科医生亦应做好孕期保健工作,凡母孕期使用了抗凝药、抗惊厥药及抗痨药者,产前应给予维生素K110mg肌注3~5d,可有效预防新生儿出血症的发生。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