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血采集方法体会.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血采集方法体会

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血采集方法体会[关键词] 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样采集;足跟 [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7(c)-164-02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通过对新生儿足跟部采血进行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筛查。新生儿足跟血的采集是新生儿筛查的第一个重要环节,血样标本的采集及血片的质控, 直接关系到实验室检测工作的准确性,是保障筛查质量最基础的工作,并且足跟采血是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标本采集的常规方法[1]。我们发现在采样过程中常会遇到足跟部出血量不足,血斑渗透不彻底或滤纸片压迹明显等现象,因而影响血样检测质量, 故对以往采样失败的新生儿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高了采血的成功率和血样的质量,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产科2007年1月~12月住院分娩的活产儿1 482例,筛查人数1 451例,拒筛31例, 筛查率为97.9%,采血合格率为100%。 2 方法 2.1 采血时间 新生儿出生满72 h并且至少摄入6次母乳后进行。有时新生儿不能按时采到血样,如新生儿生后出院过早;因特殊病情需转院诊治;因出生体重过低、病重等未符合采血条件者,应在条件满足后尽早采血,最迟不超过出生后20 d。 2.2 采血环境 采血适宜在温暖舒适的环境中进行,调节正常室温为22~24℃ 。 2.3 采血时机 以新生儿沐浴后采血为佳,沐浴后用柔软的浴巾将新生儿包裹擦干, 轻轻按摩足跟采血部位, 使其自然充血后进行采血。 2.4 采血部位 选择足底浅静脉收集足底皮静脉网汇入足背外侧缘静脉处作为穿刺点,沿新生儿外侧足踝前缘向足底外侧缘做垂直线, 此线与足底外侧缘交界处为采血点, 沿此点进针。 2.5 采血体位 将新生儿头部及躯干部用特制软垫抬高45°, 形成头高脚低位, 局部血容量充足, 易于采集。 2.6 采血手法 食指与其他三指夹住踝关节与足跟部, 针头与皮肤呈40°~50°角进针,深度2~3 mm。同时右手握住踝部上方向足跟针刺处适当用力挤压,使血自然渗透至滤纸背面,采集3个直径≥8 mm的血斑。 3 讨论 3.1 采血时间应严格控制 采血应在出生72 h后,至少哺乳6次后进行, 如未摄入足够乳汁, 新生儿血液中苯丙氨酸(PA) 浓度偏低, 易造成PKU假阴性;同时72 h后采血可避开生理性促甲状腺素(TSH) 上升时机,减少CH筛查假阳性[2]。理论上讲,新生儿出生后6~10 d, 摄取的母乳量逐渐充足,体重基本恢复,所以此时采血最易成功。但此时产妇大多已出院,给采血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因此, 我们认为把采血时间定为新生儿出生满72 h是适宜的。 3.2 调节正常室温的重要性 当室温过低, 新生儿四肢寒冷, 血流不畅, 因局部血流量不足而导致采血失败;室温过高, 新生儿大量出汗, 因汗液中水分占99% , 固体成分则不到1%, 大量出汗可致血液黏稠度增高、血容量不足, 血液黏稠度增高会使外周阻力增大。在此种状态下, 即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 流至局部的血流量仍缓慢不足, 造成采集的血斑过小, 而且血滴在滤纸圆圈内迟迟不渗透, 严重者可导致标本凝固而需要重新采血。因此,正常的室温能保证采血部位有足够的血供, 可提高采血的成功率。 3.3 沐浴有利于标本的采集 传统的采血未能加快新生儿全身血液循环,末梢血容量相对不足,导致因采血量不足而致的反复挤压或二次穿刺,足跟采集的是末梢血, 采集成功的关键主要取决于末梢血运。末梢血循环好,四肢温暖,可提高采血成功率,但由于新生儿对环境适应能力差,体温易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因此, 在自然状态下很难保证新生儿四肢有良好的血运[3]。沐浴能促进新生儿足部的血液循环, 便于采血, 避免了因用力挤压而引起的溶血现象[4]。 3.4 正确选择采血部位是采集合格血标本的前提 传统采血部位仅要求在足跟两侧, 但在此部位随意穿刺1 次, 很难采集到3个直径8 mm血样, 选择足底浅静脉收集足底皮静脉网汇入足背外侧缘静脉处作为穿刺点,血量丰富,出血快,对滤纸片渗透均匀,又由于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脂肪层组成,常规“直刺法”易入皮过深,针头易到达皮下脂肪层,此层血管相对较少,血流不丰富,用力挤压易挤出脂肪颗粒,这是导致采血失败的主要原因。 3.5 采血体位改进的好处 传统采血体位为新生儿平卧位, 由于新生儿血容量相对集中于躯干, 四肢末梢血液循环较差、血液黏稠度高,导致采集标本血量不足。吴莉萍[5]认为, 将新生儿头部及躯干部用特制软垫抬高45°, 形成头高脚低位, 抬高躯干使心脏水平高于下肢,流入下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