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肺复苏后伴多脏器功能障碍患者ICU监护及治疗体会.doc

浅谈心肺复苏后伴多脏器功能障碍患者ICU监护及治疗体会.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心肺复苏后伴多脏器功能障碍患者ICU监护及治疗体会

浅谈心肺复苏后伴多脏器功能障碍患者ICU监护及治疗体会【摘要】目的 讨论心肺复苏后伴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原因与复苏后死亡的关系,以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方法 45例明确心脏骤停,采取胸外按压、除颤,气管插管及复苏后入住ICU综合治疗。结果 心肺复苏成功33例次,心肺脑复苏成功18例次,复苏后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30例。出院9例,死亡36例。死亡主要与原发病、年龄大、器官衰竭数目相关。结论 心肺复苏后仍需进一步在ICU进行生命支持和针对原发病的治疗以提高存活率。 【关键词】心肺复苏 多脏器功能衰竭 中图分类号:R605.9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7-085-02 心跳骤停、心肺脑复苏(CPCR)是常见的最紧急的临床危险情况,目前抢救成功率仍很低。虽然随着心肺复苏理论与技术的发展,无论院前还是院内的复苏成功率有所提高,所说的成功仅仅是指自主循环的恢复,而后发生的心血管和血流动力学的紊乱,更突出地表现为低血容量休克、心源性休克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诸多因素如无灌注、再灌注损伤、缺血后代谢异常引起的内环境紊乱及凝血功能障碍均可以导致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Post-Resuscition MODS)[1]。心肺复苏后的主要治疗目标是完全地恢复器官和组织的血液再灌注,单纯恢复血压和改善组织的气体交换并不能提高复苏后的生存率。只有真正意义的恢复组织正常灌注及代谢,避免MODS的发生,才能提高心肺复苏患者的出院率。ICU是治疗复苏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理想场所。本文对2009年1月~2010年6月入住我院重症医学科的心肺复苏且临床资料记录比较齐全的45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从中找出一些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5例中,男31例,女14例。年龄38~96岁,平均75.4岁。由其他科经一期复苏后转入我科22例(48%)、急诊直接收入或外院转入18例(40%)、在ICU内发生5例(11%)。复苏开始时间:即刻~15min,平均4.6min。心电图改变心室颤动34例(75%);心脏停搏6例(13%);无脉性电活动5例(11%),临床属脑血管意外11例,器质性心脏病5例,心律失常6例,气道阻塞窒息9例,食物、药物中毒5例,电解质紊乱4例,失血性休克4例,电击1例。所有患者均为呼吸心跳骤停者。诊断标准[2]:均有突然意识丧失、脉搏消失并经ECG证实(室颤、无脉搏性电活动、以及停搏)。除外各种疾病终末期患者、肿瘤患者。 1.2 治疗方法与监测项目 1.2.1 按照《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200》推荐的高级心脏救护术(ACLS)进行操作[3]。胸外按压、电复律、小剂逐次给肾上腺素及其他药物进行心肺复苏,纠正心律失常,经口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进行机械通气,应用纳络酮促醒,地塞米松、甘露醇减轻脑水肿,低温保护脑组织,应用抑酸剂抑制胃酸,针对原发病治疗,抗休克、抗感染、纠正水、水、酸碱失衡。 1.2.2 实施24h包括重要生命体征、意识、脑功能监测、血气分析、心肺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电解质酸碱、血容量、微循环,必要时有创监测血流动力学以及营养代谢情况进行监测评价等。 2 结果 45例患者心肺复苏成功33例次,心肺脑复苏成功18例次,死亡36例。9例完全恢复自主呼吸者住院23~35天痊愈出院。同时有3种基础疾病10例,有2种者15例,有1种者11例。复苏时间最短为4min,最长为110min。复苏后发生功能障碍的器官分别为外周循环障碍25例次(89.3%),肺功能障碍20例次(60.6%)、脑功能障碍10例次(30.3%),肾功能障碍8例次(24.2%),胃肠道功能障碍6例次(18.2%)。2个器官障碍6例,3个器官10例,4个器官8例,5个器官6例。复苏后合并功能障碍的器官越多患者病死率越高。24h内死亡12例,2周内死亡15例,3周内死亡9例。机械通气时间存活组(9例)较非存活组(36例)长(P0.0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例。 3 讨论 心肺复苏后综合征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除年龄、病因、复苏时间有关外,与复苏时采取的治疗措施、有无再灌注、再灌注损伤、缺血后代谢产物引起的酸中毒及凝血功能障碍也有关。本组有30例患者自主循环恢复后发生不同程度的MODS,受累器官越多,病死率越高。文献报道病死率在40%~80%[4],本组为80。因此早期加强监测生命体征、尿量、心肌酶谱、电解质等评估器官功能,早期识别和干预治疗则可逆转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 1.2 循环系统 自主循环恢复后,更易发生心血管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紊乱,表现为低血压、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和SIRS。50%的复苏后患者在发病后24h内由于心血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