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两湖平原研究的厚重之作-Core.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两湖平原研究的厚重之作-Core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二★★九年第三期 两湖平原研究的厚重之作 ———读《明清两湖平原的环 变迁与社会应对》 郑庆喜 (厦门大学 历史系, 福建 厦门 361005 ) [中图分类号]24 8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1000-422 (2009 )03-0109-0 3   在我国当前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 自然环 对人类影响的巨大,甚至可能导致政 环 与社会、文化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 局不稳。在历史上, 陕北大旱曾经导致明末的 重视和关注,社会经济史、历史地理学、环 史、 农民起义, 明王朝被推翻。从那时起, 历史学家 生态人类学等不同领域的学者共同关注环 的 有意识地进行环 变迁和社会的研究,探讨人 问题, 区域环 的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的热点。 类社会破坏自然环 造成的后果。也是从六十 “湖广熟,天下足。”在历史上, 长江中下游 年代开始,我国的历史地理学逐步与现实挂钩。 的两湖平原在我国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 在过去的近半个世纪中, 我国历史地理学 而在历史的不断变化中,两湖流域的风土人情 领域涌现了很多专家、学者对不同区域的历史 在历史的潮流中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大。尹玲玲 地理进行了周密地研究。尤其近年来, 历史学 老师的著作《明清两湖平原的环 变迁与社会 界对不同历史时期区域社会的研究方兴未艾, 应对》, 以翔实的材料、严密地分析, 为我们展 出版了一大批优秀的论文和著作。但是通观这 示这一区域明清以来 500 年间的自然历史地理 些作品,对于两湖流域的综合研究的热情远不 的画卷,为我们分析了这一时期河流走向、平原 及江南地区。尹玲玲老师敏锐地发现了这个问 的沉积、消失的情况, 让我们在纵向上更加了解 题, 并在自己的求学、治学过程中将目光转向这 了这一区域的情况。 一区域, “之所以选择两湖地区是因为笔者攻 近年来,环 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读博士学位以来一直到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十年 作为这一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即对生态 来, 所关注的和相对熟悉的区域是长江中下游, 环 历史变迁的追本溯源, 我国的学者取得了 且笔者本人是湖南人, 故对两湖地区投入了更 不少的成果。尹玲玲老师的这本著作是对两湖 多的热情”[第 3 页]。多年的学术浸润和艰辛 平原历史地理研究的力作, 有着重大的现实意 的资料搜集整理分析之后, 尹玲玲最终有了这 义。回眸凝望, 20 世纪初, 历史地理学这一名 本《明清两湖平原的环 变迁与社会应对》的 称开始由日本传入中国。它是研究历史时期地 问世。 理环 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 它是地理学的年 一条或几条河流维系着一座城市、一个地 轻分支学科,又与传统的沿革地理研究有密切 区的发展的命脉,城市兴衰与河流变迁彼此驱 关系。它在整个社会变迁史研究中占有不可小 动乃至互为因果,这样的例证在世界城市史上 觑的地位。 俯拾皆是。长江中下游的两湖平原, 无论是自 六十年代初的自然灾害使历史学家意识到 然还是人为都有其得天独厚的位置。江汉平原 [收稿日期] 2008-12-20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