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卵的形态
第二节 卵的形态 一、卵形 二、卵壳 三、卵内容物 四、卵色 本节目的要求: 通过学习,使同学们了解桑蚕卵的外部形态和卵的内容物,能从卵的外观形态判断蚕种质量的优劣;明确不同时期卵色的构成;根据不同卵色区分各类卵。 一、卵形 桑蚕的卵一般椭圆形,略扁平,一端稍尖。有的材料认为:一侧较厚(腹侧),另一侧较薄(背侧)。 刚产下的卵表面隆起,约经2~3天后,由于卵内水分及营养物质的消耗, 逐渐在卵的表面中央出现浅的凹陷,随着时间延长,凹陷变深,此称“卵涡”, 又称“水引”。 卵涡: 一般呈椭圆形,也有个别形成2~3条枞褶的,若卵涡呈三角形,或呈有棱角的下凹,则该粒卵为“死卵”。 卵涡在孵化之前,由于胚子体躯增大及胚体反转时对卵壳的作用力,而使卵涡膨起。在膨起时,卵壳会发生轻微的声响,称“卵鸣”。桑蚕“卵鸣”较弱,柞蚕较明显。 卵涡与生产的联系? 卵的大小: 现行品种卵的长径一般为1.30mm(1.1~1.5),短径一般1.05mm(0.9~1.2),厚度0.6mm(0.5~0.6)。 重量一般1600~2300粒/克。但卵的大小和重量,因蚕品种、环境条件、蚕期的营养条件,产出先后等的不同而异。 1、品种:欧中日,一化二化多化。 2、蚕期叶质优良,蛹体大,则卵大而充实。 3、蛹期室温偏高时,所产卵大而重,但总粒数减少,反之,则卵小而轻。 4、同一雌蛾所产的卵中,先产出者,大而重,反之,后产出者(末卵)小而轻。一般来说,同一品种,同一雌蛾所产的卵中,小而轻的卵比大而重的卵催青期要短,孵化出的蚁蚕轻,绝食时数少,故收蚁前提倡去掉苗蚁。 二、卵壳 1.卵壳:卵的外面包着一层由卵壳质(硬蛋白,无机丁质)构成的坚硬卵壳,对胚子起保护作用。 卵壳结实而略有弹性,一般中系卵壳为淡黄色,日系乳白色,且略透明,也有其它色或无色的。 2.卵纹:卵壳的表面布满五角形或六角形的花纹,称卵纹。卵纹的大小、形状以及多角形数目,因品种及卵壳的部位不同而异。 3.卵孔:卵稍尖的一端有卵孔,卵孔周围的卵纹与其它部分明显不同,排列较为规则,呈规则的花瓣状。 卵孔是精子进入卵内的通道,以漏斗状向外开口,在卵壳内形成一个小室,最 后向内分 成数条卵 孔管通向 卵的内部 ,各卵孔 管均略向 内方弯曲。 卵孔管最多为7只,一般为2~4只,其直径为1um左右,其末端呈喇叭形与卵黄膜相连。精子直径约1um左右,长约400um,故每只卵孔管一次只能进入一条精子。 卵孔的上述构造,可有效的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同时又可允许几条精子进入卵内。 卵孔是胚胎头部所在,孵化时从此处咬破。 三、卵内容物 卵的内容物有卵黄膜、浆膜、卵黄、胚子等。 1.卵黄膜:紧贴在卵壳的内面,是一层无组织构造的、薄而钧一且透明的薄膜,有两层构造。产卵当时,是卵黄的直接包被物,受精后,在其内形成浆膜,卵黄膜成为间接包被物。 2.浆膜:位于卵黄膜内层,是受精后由合子的分裂核结合原生质而形成的一层大而扁平的多角形细胞。 滞育卵的浆膜细胞内,经2~3天就有浆液膜色素沉积,使卵渐变成固有色。 非滞育卵(生种)的浆膜内无色素沉积(缺少生成浆膜色素的酶系或3-羟犬尿素,即浆液膜色素的前提物质),故非滞育卵不变色,只在孵化前变成青灰色。 3.卵黄: 卵黄是卵内除胚胎外的主要内容物,为无色、淡黄色,是胚胎附于的营养来源。(受精后的卵黄,都是以卵黄细胞存在的。) 4.胚胎:也称胚子。 胚子是在产卵后形成的,偏在卵较厚的一侧,头向卵孔的一端,被卵黄细胞包围。胚子在卵内摄取卵黄中的营养,将来成为蚁蚕。 四、卵色 卵色因品种而异,一般的,中系为灰绿色,日系为灰紫色,欧系为灰紫、略带绿色(介入中、日之间),热带多化性系统为浅褐色。(也有的品种为白色等) 卵色的组成:卵色是卵壳、浆膜色素、胚子、卵黄等颜色的综合表现。 其中,卵色主要是由浆膜色素决定的,它是由AA经一系列酶的作用下转变生成的。 色AA→三羟犬尿酸→浆液膜色素 刚产下的卵都是淡黄色,主要是卵壳和卵黄呈现出的颜色。 如果是黑种,卵产下后2~3天,渐由淡黄色→浅赤豆色→深赤豆色→固有色。(生产上根据卵色变化确定人工孵化种的浸酸时间、冷藏入库时间) 黑种又分为越年卵和再出卵。再出卵的卵色变化同越年卵,但变成固有色后,于年前陆续孵化成空卵壳。 如果是非滞育卵,由于浆膜细胞内,缺乏生成浆膜色素的酶系,而不能形成浆膜色素,故产下后2~7天内不变色。但当胚子发育至转青时,卵色也会有变化,即呈现出转青卵的青灰色。(有的品种为灰色或深绿色) 不受精卵由于胚子及浆膜不能形成,故卵色一直呈淡黄色,数月后干瘪。 死卵多为赤褐色,且卵涡呈三角形或瘪卵。 小结: 卵的外形:一般椭圆形,略扁平,一端稍尖。 卵涡:又称“水引”。生产上可根据卵涡的深浅判断蚕种质量的优劣。 卵色:卵色是卵壳、浆膜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nit 6 Rain or Shine (第3课时) 课件人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下册.pptx VIP
-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隧道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pdf
- 2025年中考数学复习热搜题速递之尺规作图(2024年7月).docx
- 股市风险预警机制-深度研究.pptx
- 政策解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PPT.pptx VIP
- 5.0MPa路面抗折混凝土配合比.docx VIP
- 17J927-1 车库建筑构造(OCR).pdf VIP
- 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HIV筛查实验室管理手册_精品.doc
- 2025年春季小学学校德育工作计划(1975字).docx VIP
- 渤海水泥厂包装车间除尘系统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