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学习迁移理论谈障碍学生的类化能力与学习策略
從學習遷移理論談障礙學生的類化能力與學習策略/黃志雄 91
從學習遷移理論談障礙學生的
類化能力與學習策略
國立嘉義啟智學校 黃志雄
壹、前言
教育的目的不僅在教導學生學習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夠將這些知識
技能運用到真實的生活情境裡,尤其是在現今快速變遷和複雜的社會之中,學
以致用和有效地遷移與類化顯得特別的重要,而要能達到學以致用的教育目
的,便需要重視學生的學習遷移和類化的能力。學習遷移( transfer of learning )
是指先前所習得的知識和技能,對新 知識和技能學習的影響( Cormier
Hagman, 1987 );而類化(generalization )則是指個體能利用已習得的知識、
經驗或技能,橫跨對象、時間、地點和事物,以解決問題或適應環境的能力
(Westling Fox, 2000 )。兩者雖然在名稱上有所差異,但其概念和性質實屬
同類,均是指學習者能夠應用舊知識的能力,惟在理論上學習遷移所涵蓋的範
圍較大,因此本文將學習遷移和類化兩個名詞合併使用。
Evans 等人(1989)將學習分成獲得、流暢、精熟、維持、類化和調整等
六個階段,這六個階段有如階梯般逐步向上(引自鈕文英,民 90 ),其中類化
及調整階段即是學習的遷移和類化,主要在針對習得的知識和技能進行刺激和
反應的類化,以及因應不同的情境和問題。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習者若能將習
得的知識與技能遷移和類化,除了有利於該項知識技能的維續和保留外,更能
提升學習者各項能力的功能,以及增加學習的成就感和興趣( Westling Fox,
2000 )。因此,不論是對一般學生或是身心障礙學生而言,學習遷移和類化均
是在學習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貳、學習遷移與類化的類型
學習遷移一般泛指先前情境所習得的知識、技能和態度,能影響另一相似
情境或新情境的學習之現象。亦即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在學習過程
92 特殊教育叢書
中,遷移是不可避免的現象,因為孤立的、彼此互不影響的學習是不存在的 (林
生傳,民 88 )。Thomas 、Anderson 、Getahun和 Cooke (1992)將遷移定義為:
(1)發現新情境中與先前情境的相關事物; (2)應用在其他所習得的事物於新情
境中; (3)應用舊知識於新知識的學習中(引自黃永和,民 87 )。
Warren (1985)將類化分為刺激類化與反應類化兩種。所謂刺激類化是指
個體能將所習得的反應,用在不同的對象、場所、時間和事物上,而反應類化
即是指個體能用不同的反應表達同一功能。就教學而言,類化能力則是指學習
者能在非訓練或教學情境作出適當的反應( Reichle Sigafoos, 1991 )。
筆者綜合多位學者的看法,將學習遷移與類化依其效果、遷移的方向和內
容,分為下列幾類 (林生傳,民88 ;黃永和,民87 ;Cormier Hagman, 1987 ):
一、依遷移的效果區分為正遷移(positive transfer )和負遷移(negative
transfer )
當一種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產生促進作用,則稱為正遷移,通
常兩學習間的刺激與反應越相似,則越能引起正遷移;相反地,當某一知識和
技能的學習阻礙了另一知識或新知識的學習時,則稱為負遷移,當兩學習間的
刺激越相同,但反應越相異時,負遷移的產生越大。
二、依遷移的方向分為水平遷移(lateral transfer )和垂直遷移(vertical
transfer )
水平遷移和垂直遷移的觀念於自於 Gagne的技能階層,技能階層基於行
為主義的觀點,認為可將複雜的學科主題分解成一些較具體的次主題,次主題
又可進一步分解成更具體的小主題,依此持續分解,最後便可以形成階層式組
合體。所謂水平遷移是指難易程度相同或同一階層主題的兩學習間之相互影
響,例如一般所言之「舉一反三」和「觸類旁通」 ,即是水平遷移的現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