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4例临床疗效观察
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4例临床疗效观察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椎动脉型颈椎病;综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R681.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07)05―0010―01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中老年临床常见病症,笔者自2005年6月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牵引、推拿、针灸等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4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34例病例均来自地方及部队住院患者,其中,男15例,女19例;年龄31―76岁,平均53岁;病程2d―12a。合并有神经根受累症状16例。合并有交感神经受累18例。
1.2临床表现 (1)症状:多有头痛头晕,并与体位改变有关,严重者有猝倒史,伴有剧烈眩晕,偏头痛,耳鸣,听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失眠,心悸,多汗,呕吐,视觉障碍,部份伴有后枕及颈项部疼痛,颈部活动障碍,一侧肩背及上肢放射痛和麻木;(2)旋颈试验阳性;(3)X线片均有不同程度颈椎生理屈度变直或反弓,钩椎关节增生,椎间隙狭窄,环枢关节错位,环齿间距左右不对称及枢椎棘突偏歪,椎间孔狭窄。
1.3诊断标准 (1)颈性眩晕,可有猝倒史;(2)旋颈征阳性;(3)X线片有异常所见;(4)多伴有交感神经症状;(5)排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晕;(6)排除外椎动脉VIV3段供血不全,神经官能症与颅内肿瘤。
本组病例均有颈椎X片检查,部份病例经CT或MRI检查,少数病例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提示单侧或双侧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2、治疗方法
2.1初期(发病2周内)头晕头痛较重,甚至天旋地转不能坐立,头颈不能向健侧旋转,动则加剧,心悸,呕吐,眼胀,失眠,颈肩臂痛,麻木。治疗:20%甘露醇250ml加地塞米松10mg快速静滴,5%GS 250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或灯盏花素注射液20mg静滴,每日1次,连用3天。针灸取内外关、足三里、风池、翳风、印堂、百会、太冲等穴,平补平泻,留针30rmin,每日1次。
2.2后期(发病2周后)症状稳定,头晕头痛不剧烈,但颈项转动则症状加重。治疗:(1)颈椎牵引:采用坐位枕颌带牵引,牵引力呈前屈15~20度顺颈椎牵引,力度常用(6~15kg)由轻到重,以患者能承受,不觉辛苦为宜,每日2次,每次20min。对高龄,高血压,心脏病及呼吸功能不全或牵引时症状加重者慎用或暂停使用;(2)推拿治疗:首先采用按摩舒筋法,让患者放松颈肩肌肉,按揉弹拨可触及的条索状或硬结,点压肩井,风池,痛点穴位,力度由轻至重,以局部酸胀疏缓为益,然后用正骨手法[2],根剧不同病变节段,分别选用仰头摇正法、低头摇正法、侧头摇正法、侧卧摇肩法对颈椎旋转小关节进行整复,可听到弹响声或有椎滑动感即复位成功。但不可强求弹响或使用蛮力,再重复操作舒筋法放松肌肉,可视患者耐受程度,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3)电针治疗:以患侧循经取穴或痛点穴位为主,采用疏密波,留针20min,每日1次,10次1疗程,中间可休息1疗程再针。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6月28日颁布的诊断疗效标准。痊愈:眩晕及相关症状与体征消失,恢复正常生活工作;显效:眩晕基本消失,偶因疲劳后在颈部活动时出现短暂眩晕,有较少的相关症状与体征,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有效:眩晕发作次数减少,程度减轻。有部分相关症状与体征,对日常生活工作稍有影响;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与体征无变化。
3.2治疗结果本组病例经过1―3个疗程的治疗,痊愈19例,好转11例,改善4例,总有效率100%。
4、讨论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不良体位及工作姿势,不适当的体育活动和外伤均可造成椎旁肌肉、韧带及关节的失衡和劳损,加快椎间盘及其周围组织退变速度和程度,出现椎体失稳,髓核突出,继发椎体及钩椎关节横向增生,横突孔狭窄,韧带肥厚,引起椎孔和椎管狭窄,机械性压迫椎动脉。而椎间盘物质释放可直接产生非细菌性炎症、水肿。使分布区域内软组织发生炎症,产生疼痛,刺激交感神经,使椎动脉痉挛,血管腔变小,血流障碍,导致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
该病急性期使用推拿,牵引易导致炎性物质释放和扩散,加重神经根水肿和炎症,因而使症状更加明显。笔者应用甘露醇、地塞米松及丹参、灯盏花素等药物静滴,能起到抗炎、脱水、改善循环、减轻消除颈椎局部炎症水肿作用,配合针灸以调理气机、疏通经络、缓急止痛。
缓解期的颈椎牵引和推拿手法是主要的治疗方法。(1)牵引有利于髓核回纳;使狭窄的椎间孔增大,减少机械压迫;能恢复颈椎间关节排列,矫正紊乱小关节;能牵开被嵌顿的小关节滑膜和粘连的关节囊;(2)推拿手法可纠正错位的颈椎关节,使颈椎恢复稳固序列,使扭曲于横突孔中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风景谈》精品课件.ppt VIP
- T11长轨列车卸轨作业指导书.pdf VIP
- 城市轨道交通交流供电系统的保护方式1城市轨道交通交流供电系.pptx VIP
- 《极简项目管理》读书笔记.pdf VIP
- 北京-绅宝D70-产品使用说明书-绅宝D70 2.3T-C7230C7G-绅宝产品使用说明书.pdf VIP
-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pdf
- 2023 【小升初分班】小升初数学分班测试卷 (通用版,含答案).pdf VIP
- DLT 1253-2013 电力电缆线路运行规程.pdf VIP
- 商务谈判毕思勇课程教案.pdf VIP
- 信息处理技术员教程(第三版)第6章 演示文稿基础知识.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