脏腑间关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脏腑间关系

【学习目标及考核要求】 1.识记掌握 (1)脏与脏之间生理关系的要点和主要内容。 (2)心肾相交(水火既济)、肝肾同源(乙癸同源)、精血同源的概念。 (3)六腑以通为用的生理病理意义。 (4)脏与腑关系的要点及主要内容。 2.领会理解 (1)五脏之间的病理关系。 (2)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肝与胆、肾与膀胱等脏腑表里关系失调的病理表现。 3.一般了解 (1)腑与腑之间关系:分工协作,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 (2)脏与腑相合的根据和意义。 (3)五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 病变    面色无华、心悸、头昏、目眩 心血不足←→肝血不足   爪甲不荣、月经量少色淡 ? 谓之心肝血虚证 情志所伤 心神不安 心悸、心烦失眠、急燥易怒            或抑郁不乐、胁痛等症 心神不安 肝失疏泄? 2、精神互用 肝气升发太过,肝火上逆 肺失肃降:咳嗽、气急、咯血、胸胁病等“肝火犯肺”、“木火刑金”。 肺失肃降,不能制约肝木 肝气升发过度:胸胁痛、头晕、头痛等。 2、藏泄互用 肝主疏泄—主精血之转输排泄 肾主闭藏—主精气之封闭贮藏 相反相成,藏泄有度 女—月经、排卵 男—排精 3、阴阳互滋互制 病变 [1]精血两亏:腰膝酸软,头昏目眩,耳鸣耳聋 [2]藏泄失度: 女—月经周期紊乱、多;闭,排卵障碍 男—阳痿、遗精、滑精,或阳强不泄 [3]水不涵木:肾阴不足—肝阴不足,肝阳上亢 三、脏与腑之间的关系 脏与腑的关系,是脏腑阴阳表里配合关系。 1、心与小肠 浊气归心,淫精于脉 苦寒泻火兼淡渗利尿 2、肺与大肠 降肺气止咳平喘兼能通便----杏仁 3、脾与胃 4、肝与胆 5、肾与膀胱 共主小便 肾气虚弱,蒸化无力 尿少癃闭 固摄无权 尿失禁 膀胱湿热,影响肾气 小便色质 化与固摄 排泄异常 四、五脏与奇恒之腑之间的关系 奇恒之腑与五脏具相同生理特点: “藏精气而不泻” 奇恒之腑大多无自身所属经脉,但与奇经八脉有较多联系。五脏与奇经八脉之间有密切联系 (十)脾与肾-- 先天与后天、水液代谢 功能 脾(运化) 肾(肾精、肾阳) 运化水谷精微充养肾精 肾阳温煦以助脾运 为后天之本 为先天之本 为生命之本 脾 肾 水液代谢正常 运化水液 气化水液 病变 水谷不化——五更泻 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致脾阳失运 (益火补土) 水湿不化——痰饮、水肿 (土能制水) 脾肾阴虚——五心烦热,口舌生疮,舌红少苔, 或饥不欲食 脾气虚弱,运化不健,致肾精不足——腹胀、便溏、 消瘦、发育迟缓、不良等。 临床,久病多表现脾肾两虚,尤重培补先后天之本。 (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养) 二、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六腑之间构成传化关系,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输布与排泄过程。 清者营养全身 腐熟 泌别清浊 渗入 饮食入胃 下传小肠 水液 膀胱 尿 初步消化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