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地的奥秘-嘉义159甲半天岩至石棹公路沿线的地质调查摘要
大地的奧秘-
嘉義縣 159甲 半天岩至石棹公路沿線的地質調查
摘要
(一)嘉義縣159 甲半天岩至石棹公路沿線地質調查結果,此地為沉積岩,砂岩、
頁岩互層。地層的排列,以傾斜地層最多,褶曲地層不多,全程都沒有看
到水平排列的方式。
(二)從流水台實驗中,我們了解,河水的侵蝕、搬運作用帶來的泥沙在海裡沉
積,以後經過壓密、固化形成岩層。造山運動使地殼上升成為陸地,就是
我們現在看到的地層 。
(三)159 甲公路沿線的崩塌地很多,大大小小各不相同;所有的崩塌地中,以
墘仔寮橋東邊河谷地崩塌規模最大。
(四)從野外調查過程中發現與採集的「波紋」、「貝類化石」和「砂棒」,就可
以證明這裡曾經是海洋,它們是海底的一部份。
(五)墘仔寮橋北邊褶曲地層讓我們學會背斜、向斜等褶皺地層 ;如果軸部向上
凸 ,像彎腰駝背一樣是背斜,如果軸部像上凹 ,像臉盆一樣就是向斜。
關 鍵詞:砂棒、崩塌地、褶曲地層
1
大地的奧秘-
嘉義縣 159甲 半天岩至石棹公路沿線的地質調查
一、研究動機:
記得四年級社會課本「我的家鄉」這一課,曾經介紹台灣的沿岸地形,例如:
沙岸、礫石、沼澤地… ,還有珊瑚礁地。再看到姐姐的自然課本,六年級第三課
有 「變動的大地」,在說岩石在不同地方所產生的變化。看了以後讓我對這些神
秘的地層產生好奇。
去年,我參加學校的科學研習,老師介紹台灣的特殊地形,例如:台北的野
柳是岩石地質,雖然崢嶸頭角,千奇百怪,看起來很像一朵朵的香菇,原來只為
被風化和海水侵蝕過後,樣貌的改變。白沙灣是沙地,沙子的顏色有一點白白的。
屏東的墾丁也是沙地,沙地旁有許多的珊瑚礁。佳樂水的沙地有細小的貝殼沙和
珊瑚礁碎屑。台南的黃金海岸是沙灘有很多種顏色,是深淺不一的灰色沙子混合
起來的。安平旁的海岸是沼澤地,適合候鳥來覓食。花蓮的清水斷崖是岩石海岸,
是因為地殼快速隆起而形成一座堅硬的峭壁。
以後我們再到觸口、腦寮溪進行戶外教學。公路旁,一些令人驚奇、曲折多
變的岩壁,使我更想知道那些奇特的岩石是怎麼形成的?於是和同學組成了研究
小組,在老師指導下,針對嘉義縣159 甲公路沿線的地層展開調查研究。
二、研究目的
我們希望從野外的地質調查,了解嘉義縣 159 甲公路沿線地層的排列方式,
討論調查地點地層的沉積環境,為了能夠找到答案,因此我們討論出下列幾個問
題,進行研究。
(一)嘉義縣159 甲半天岩至石棹公路沿線地質調查 。
(二)地層是怎麼形成的?
(三)為什麼這裡會有崩塌地?159 甲公路沿線的崩塌地探討。
(四)這裡為什麼會有生痕化石?
(五)墘仔寮橋北邊褶曲地層的探討。
(六)製作159 甲公路半天岩至石棹沿線的等高線地層模型。
三 、研究設備及器材
(一)野外地質調查器材:傾斜儀、皮尺、捲尺、直尺、塑膠板、塑膠袋、筆、
筆記本、照相機。
(二)地層形成之實驗觀察設備 :流水台木板、沙、水桶、澆水壺、水族箱 。
2
(三)砂棒、荷重鑄狀構造,實驗觀察設備:壓克力盒子、砂土、石膏 。
(四)製作地層等高線模型:保麗龍切割機、等高線地圖、珍珠板、毛線、白膠 。
四、研究過程
沿著嘉義縣道159 甲,從半天岩開始一直到石棹,我們共分成五個露頭進行
調查。這些露頭,由於上面不長草和樹,所以能清楚的看到岩層的排列方式、結
構和岩石的特性。第一個露頭在大湖國小附近,第二個露頭到第四個露頭,分別
在三個隧道前後,第五個露頭在石棹附近。墘仔寮橋的東邊是大崩塌地,有著明
顯大面積的碎石堆積,旁邊傾斜的地層當中夾雜著背斜構造。
圖一 嘉義縣159 甲半天岩至石棹路線圖
研究一 嘉義縣159 甲半天岩至石棹公路沿線地質調查
在每個露頭都使用傾斜儀 ,測量地層的傾斜走向。傾斜儀的使用方法,先將
傾斜儀的長邊平貼岩層層面,調整傾斜儀水準氣泡到中間的位置,鉛筆沿著長邊
畫一條線,以北為準讀出刻度,例如:北偏東…度、北偏西…度。再將長邊與剛
才所畫的線垂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