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学年上学期特教研习资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94学年上学期特教研习资料

情障學生之教學 嚴重情緒障礙(簡稱EBD)學生的學業表現不佳是不爭的事實,而且EBD學生常被認為比其他障礙類的學生更難教,因此,如何有效能的教導EBD學生為教育工作者的一大挑戰。 Kauffman (2005)在其所著的Characteristics of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Disorders of Children and Youth一書中,認為學校為助長學生發展出EBD之成因之一尤其是在學生所需學習的重要技能(學業及社交技能)中,學校常常未能提供有效的教學(p.222)。 許多學者皆強調學業學習對好情緒及行為發展之重要。因為對每個人而言不只是孩童及青少年—能滿足每天生活環境的要求,對個人心理健康是十分重要的。若在生活中時時都會面臨著失敗,或表現比同儕差,則每個人都會產生挫折感、無價值感、易怒、及憤怒。故有能力處理所面臨工作,對每個人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學生之工作就是學業學習,若老師不能有效地協助學生學習學業技能,等於是助長了學生的情緒及行問題。要協助EBD學生有效學習,經實證支持的教室作法(classroom practices)包括下列四方面: 1.行為管理(Behavior management)Shores等人(1993) reviewed 文獻指出有效的教室行為管理系統包括有效的使用班規、教室安排(classroom arrangement)、教師移動方式(teacher movement patterns)、外在的增強物(reinforcers external to social interaction)。 (1)班規教室內應有四、五條班規,張貼在學生容易看得到的地方,班規的陳述應為正向可觀察的具體行為(如上課時要安靜,而非上課時不要說話)。如在教室明顯之處張貼班規如下a.舉手且得到老師允許才發言 b.立刻遵照指示 c.留在指定座位上(有老師允許才可離開座位) d.使用無侵犯性的語言 e.看守自己的手腳物品等( keep your hands, feet, and other objects to yourself) 此外,要清楚的陳述遵守班規的正向後果,及違反班規的負向後果此可配合增強制度實施,如遵守班規會得到多少積分,每次違反一項班規會扣多少分。此部分亦需清楚張貼在學生容易看見之處。 (2)教室安排(佈署)此會與教師的移動有關。有效的教室安排不只提供多種的教學活動,且可讓老師能容易的在教室內移動以加強與學生互動。文獻上支持正向效果老師的接近性(proximity)有助於正向的師生互動及譴責學生。當老師在教學活動中能教室內移動時,有助於學生專心於學業活動,且減少不良的行為發生。因而教室內需要各種不同的座位安排,如一排排,及個別學習區等以加強師生互動。 教室有各種不同之教學安排,允許老師能自由的移動以實施行為管理計畫。有小組教學、個別練習區、及引導練習區等。 (3)增強制度:所謂增強制度是指師生互動時自然增強之外的一套正式增強系統。文獻上特別支持代幣制(積分制)。代幣可累積用來交換實物,如書籍、玩電腦遊戲時間、食物等。當能正確使用時,代幣制是十分有效的行為管理工具,可以增進學生學習時間且減少不良行為。 代幣制之實施可分為兩部分一為共同部分(班規之實施),一為個人部分(個人特殊之問題行為、作業之完作量等)。每節課記錄。所累積的積分可在每天結束時及每週換取各種不同的活動或實物。 2.教室程序(classroom procedures)所謂教室程序是指在教室內如何完成一件事的方法或過程,此包括例行事項。每一次老師要求完成一件事,就必須要有一個程序或一套程序。如有問題時、作業作完時、收作業等。老師需告訴學生在教室內做每一件事情的程序,同時也可能需示範如何作,並回答學生有關此方面之問題。 3.有效教學教室內的學業性活動可以分成兩大類一種是直接教學—教導新的技能,另一種是在獨立個別學習區作複習的練習。若要有效教導新技能時,通常要遵守下列順序: (1)得到學生注意力 (2)呈現目標 (3)複習與目標有關之先前學習經驗 (4)呈現新的訊息(示範) (5)協助學生表現目標技能或正確使用新訊息(引導練習guided practice) (6)評量學生獨立表現(或知識使用)結果通常以80%為標準複習。 4.提供結構以支持教學活動(structures supporting instructional activities)此是指對課程材料所作的修改(modifications and adaptations)來強化教學刺激,使學生達到一般同儕的學習結果。這些修改的範圍包括(a)數量(size),(b)時間,(c)支持的程度(d)輸入(input),(e)難度,(f)輸出(output),(g)參與(par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