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把”字句的句法分析及其汉英翻译.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把”字句的句法分析及其汉英翻译

“把”字句的句法分析及其漢英翻譯 A Syntactic Analysis on Ba Construction and Its English Translation 周畢吉1 李瑩2 1.華中師範大學 國際文化交流學院 2. 華中師範大學 外國語學院 摘 要:“把”字句表達的是“致使義”,是漢語表達致使範疇的句式之一,它可以分爲顯性致使“把”字句和隱性致使“把”字句兩種。“把”是一個致使標記,這個標記具有吸納謂語動詞指派賓格的能力;同時,它還保留著自己作爲介詞這個特定詞類的句法屬性,即具有指派格位的能力。致使範疇可以在輕動詞位置上采用添加或者移位等句法手段來實現;“把”字句就是通過在輕動詞位置上添加致使標記“把”形成的。通過對部分“把”字句在英語中對應表達形式的討論,本文對漢英兩種語言表達致使範疇的方式進行了比較分析,並附帶對一些漢英句法上的差異提供了理論上的解釋。 關鍵詞:“把”字句;致使範疇;致使標記;輕動詞位置;添加 Key Words: ba construction,causative category,causative marker, light verb position, adjoining 一 引言 “把”字句的研究一直是漢語語法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討論的焦點主要是關于“把”的語法性質和“把”字句的語法意義兩個方面,同時也涉及到“把”後NP的句法來源、“把”字句的謂語形式等等問題。 關于“把”的語法性質,最主要的爭論集中在“動詞說”和“介詞說”兩派觀點上。Hashimoto(1971)等認爲“把”字句中的主要動詞是“把”;很多學者(travis 1984, cheng 1986, Li 1990等)將“把”看作是介詞,它既可以指派格位,也可以指派題元角色。有些學者將“把”分析爲純粹的語法標記,如Huang 1982, Koopman 1984, Goodall 1987將“把”分析爲純粹的授格標記;Sybesma(1999)將“把”分析爲填充詞。而有些學者則認爲“把”應該分析爲語用標記,曹逢甫(1977)認爲“把”是話題標記,“把”後NP是句子的次話題;邵敬敏、趙春利(2005)則認爲“把”屬于特殊的介詞,除了引進“受事”等語義角色,同時它還是一個焦點標記,“把”後NP就是說話人凸顯的焦點成分。 關于“把”的語法意義的討論,其中影響最大的觀點是表示“處置”(參見王力1944等);在此基礎上,沈家煊(2002)將“把”字句的語法意義歸結爲“主觀處置”等。邵敬敏(1985)將“把”字句的語法意義表達爲“致果”或“致態”;Sybesma(1999)等主張用“致使義”來統一“把”字句的語法意義。劉培玉(2002)等則兼用“處置義”和“致使義”來說明“把”字句的語義。除了“處置義”和“致使義”這兩種主流觀點外,很多學者提出了其他的見解,如張旺熹(1991)提出的“位移義”,張伯江(2000)提出的整體句式意義等等。 本文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分析“把”字句的句法生成過程,其中會論及到“把”的語法性質、“把”字句的語法意義等相關問題;與此同時,本文還將討論部分“把”字句的英譯情況,考察華文所獨的“把”字句在英語中是通過哪些句式表達的,借此對某些漢英句法差異給予合理的解釋。 二 表達致使範疇的句式 致使範疇是人類語言中一個普通存在的語義範疇。Talmy(1976:48)把致使範疇定義爲致使事件(即先發生事件)和被使事件(即後發生的事件)之間的因果關系。簡單來說,當致使者造成了被使者發生某種變化,從而産生了某種結果的時候,“致使義”就産生了。現代漢語中存在著多種表達致使範疇的句式,下面,我們將分別討論其中的兩種句式:一種是兼語式,一種是“把”字句。 2.1 兼語式表達致使範疇 兼語式是表達致使範疇的重要句式之一 (((。兼語式根據主動詞意義的不同可以分爲兩類:一類是表純粹致使意義的使動結構,主動詞爲“使、叫、讓、令”等;一類是包含致使意義的一般兼語結構,主動詞爲“催逼”類、“派遣”類、“請求”類、“囑咐”類、“培養”類、“帶領”類(範曉先生1998)。 兩類兼語式分別是采用添加和移位這兩種句法手段在輕動詞位置上形成的。具體來說,純粹表示致使意義的動詞,即“使、讓、叫”等,它們直接從詞庫中提取出來進入運算系統後添加在輕動詞位置上,並和輕動詞位置上的cause特征進行核查,從而結合在一起,形成的結構爲使動結構;而包含有致使意義的兼語動詞,它們能和輕動詞位置上的cause特征進行核查,因此上移到輕動詞位置上,和cause語法特征結合在一起,從而形成了兼語結構。 2.2 “把”字句表達致使範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