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手稿提善工作述略.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家手稿提善工作述略

名家手稿提善工作述略 李小文 提善工作是 2006 至 2007 年国家图书馆善本部的重要工作,善本部和善本组一直高度重视并具体实施落实, 目前工作已告一段落。现仅就名家手稿的提善做一简述。 一、提善工作的背景、作用和意义 1.名家手稿面临的现状 名家手稿因具有研究与收藏的双重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手稿是名家一字一句亲笔手书的孤本、珍本 特藏品,这不仅因为前辈名家的手稿已随他们的故去 “不可再生”,还由于电脑写作的普及使现代名家的文稿变 得日见稀少,因而手稿的市场价格持续走高。而我馆普通古籍藏书数量巨大,其中不少手稿类文献具有很高的 文献价值和文物价值,当属善本予以保藏。2006 年馆领导部署提善工作是有其时代背景和历史机缘的。虽然之 前名家手稿也有一些是 “中采组转”或“线装组转”来的,但像这次这样大规模提善尚无前例。名家手稿提善 作为提善工作的一部分,机会难得。 2.馆藏手稿类文献得以整合 提善的决策是顺应当前善本古籍手稿等特藏所面临的形势及馆里的实际状况而做出的, 这项工作使馆藏手稿得以科学调整,完成此类文献的梳理整合。最明显的好处就是使一些在善本部和普通 古籍两处都有的名家手稿,通过提善得以集中,有利于手稿的保存保护和查询。 如朱希祖手稿在名家手稿文库 有 35 种,在古籍馆有 9 种,朱氏日记在善本有 2 种,在普通古籍有 2 种,前几年朱家后人查看其手稿要跑两 处地方;前馆长马叙伦手稿在善本有 20 种,在普通古籍有 4 种;邓广铭手稿在善本有 3 种,在普通古籍有 1 种,为其重要著作 《岳飞的生平》;考古学家郭宝钧手稿在善本有 2 种,为《古玉新诠》和《中国古代的铜器艺 术》(高君箴赠),在普通古籍有 1 种《中国古器物学大纲——铜器篇》,几乎就是前者的姊妹篇;还有文革前入 藏的徐志摩日记等手稿藏在名家手稿库,而陆小曼抄录的徐志摩日记则入藏在普通古籍库,二者是一起来馆的 吗?为什么会分置两处呢?若不是有研究徐、陆的学者向我们提供信息,我们还不清楚这两个人的手稿会有这 样的分割。著名水利科学家郑肇经先生的代表作 《中国水利史》和《河工学》两部手稿,也是分别收藏在名家 手稿库和普通古籍组。事实上,两边都有的名家手稿还有林纾、缪荃孙、柳亚子、樊增祥、邵章、王文焘、徐 蔚南、吴晗、钱玄同等;从目录中得知,樊增祥、梁鼎芬、缪荃孙、张之洞、黄彭年、张佩纶、陈宝箴、梁启 超等人的书札也是两边都有,现将这些名家的手稿合在一处,实在是做珠联璧合的功德。 3.珍稀文献集中保护意义深远 普通古籍组收藏的手稿有许多非常珍贵,应该说是难见稀有、高价难求,数量多而质量有保证。经过时间 的淘洗,一些不被重视的民国稿本变成了有价值的文物,一些多年来被淡忘的民国学者、有争议的文人及形形 色色的民国人物近年成了学术研究的热点,使得这些人和这一时期的手稿格外引人注目。感谢普通古籍组的同 事几十年来眼光独到的征集采访,积累入藏,几代前辈整理编目,使我们拥有这样一批宝贝,为提善提供了良 好的基础。手稿提善会极大提升这些稿本的价值,并利用善本库房一流的保护条件和严格的管理措施对其进行 妥善的保藏,使这些珍品焕发光彩,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 二、提善丰富了名家手稿的收藏 1.名人范围的扩大 由于历史原因,以前不能收入名家文库的,属于 “历史人物”这类的手稿墨迹,现在可以不必有顾虑地收 进来,如袁世凯、周作人、叶德辉、王揖唐、王克敏、桥川时雄等;这些人虽然有污点,有争议,但其手迹却 1 甚为罕见。如周作人的手稿,民间就很少能见到。据熟悉他的老编辑周劭回忆,他是作家中最特别的一个,他 的文稿是事先约定,原稿用毕,无论破损到任何地步,必须寄还。可见他十分珍爱自己的手稿。这次提善竟然 发现周作人的 《风雨谈瓜豆集》、《往昔三十首》、《儿童杂事诗》三种手稿,使人非常渴望知道它们是怎么到图 书馆来的。都说周作人的文房用品样样讲究,从手稿中确可看到是传说中特别印制的 “煅药庐”稿纸,加上一 笔不苟的真书小楷,其手稿果然可说是风雅漂亮的文物。 藏书家叶德辉 (1864-1927),字奂彬,号直山,一号郋园,湖南湘潭人。近代著名的版本目录学家,撰有 不少影响深远的版本目录学著作,曾以中国第一部真正系统的书籍史 《书林清话》闻名。叶氏 1927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