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成人依附、社交自我效能、 困扰的自我揭露、寂寞与忧郁之关系:以有 .pdf

成人依附、社交自我效能、 困扰的自我揭露、寂寞与忧郁之关系:以有 .pdf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成人依附、社交自我效能、 困扰的自我揭露、寂寞与忧郁之关系:以有

成人依附 、社交能力 、寂寞與憂鬱之關係 .155 . 國立臺灣師 範大學 教育心 理與 輔 導學系 教育心理學報 ,2 0 1 1 ,4 3 卷 ,1 期 ,1 5 5- 1 74 頁 成人依附、社交自我效能、 困擾的自我揭露、寂寞與憂鬱之關係 :以有戀愛經驗的大學生為例* 李靜如 林邦傑 修慧蘭 元培科技大學 銘傳大學 政治大學 通識教育中心 諮商與工商心理學系 心理學系 本研究旨在以結構方程式模型探討成人依附 、社交自我效能、困擾的自我揭露、寂寞與憂鬱之 間的關係。以國內805 位有戀愛經驗大學生為對象 ,分為兩組 ,一組用來刪題與發展模式 ;另 一組用來驗證模式 。在模式適配良好且穩定情況下 ,得到如下結論 :1.逃避依附與焦慮依附會 透過社交自我效能而間接影響寂寞 ,再間接影響憂鬱 ;2.逃避依附會透過困擾的自我揭露 ,間 接影響社交自我效能 ,再透過社交自我效能間接影響寂寞 ,再間接影響憂鬱 ;3.焦慮依附會直 接影響憂鬱;4.焦慮依附會透過寂寞間接影響憂鬱;5.焦慮依附對憂鬱的影響效果會大過逃避依 附對憂鬱的影響效果 ;6.困擾的自我揭露對寂寞不具直接影響力 ,困擾的自我揭露會透過社交 自我效能間接影響寂寞。 關鍵詞 :成人依附 、困擾的自我揭露、社交自我效能 、寂寞 、憂鬱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在2005 年的研究 ,憂鬱已經與癌症 、愛滋並 列成為21 世紀影響人類健康三大重要因子(游森期、余民寧 ,2006 ),並指出,西元2020 年以前 , 「憂鬱症」將是 「心血管疾病」之外造成人類失能的第二大原因。全世界約有 13﹪〜20﹪的成人 會產生與憂鬱有關的症狀 。 依據調查發現 ,國內有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的大學生有憂鬱的情形(王春展 ,2004 ;吳元蓉 , 2005 ;吳家楹 ,2005 ;黃于芬 ,2007 ),雖憂鬱情形並不等同於憂鬱症 ,但對正值人生黃金歲月的 大學生而言 ,這樣的現象是否意味其適應出現了問題?而嚴重的憂鬱會使人衰弱 、影響功能 、甚 至威脅生命 ,所以探討憂鬱的成因與防治實刻不容緩 。 * 本論文係李靜如提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育心理與輔導組博士論文部分內容 ,在林邦傑博士 、修慧蘭博士指 導下完成;曾在2007 年健康與管理學術研討會上發表。通訊作者為李靜如,通訊方式:lijr0630@.tw 。 .156 . 教 育 心 理 學 報 憂鬱症與憂鬱傾向不同 ,依據DSM-IV-TR 版 ,憂鬱症屬於情感性疾患 (mood disorders ),有 重鬱病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與輕鬱病 (minor depressive disorder )之分 ,其症狀發作至少兩 週 ,出現憂鬱心情或失去興趣或喜樂 ,此外可能出現體重異常 、睡眠失常 、精神激動或遲滯 、疲 累或失去活力 、思考或專注能力減退或反覆想到死亡等症狀 (孔繁鐘編譯 ,2007 )。憂鬱傾向則是 指最近一星期出現憂鬱情緒、人際問題、睡眠胃口失常等情況的頻率。此定義乃依據Radloff (1977) 編製的 「流行病學研究中心」憂鬱感量表 (CES-D )之測量內容 。由於有憂鬱傾向之比例遠高於 有憂鬱症者 ,若針對憂鬱傾向進行各級預防工作 ,將可降低憂鬱症之發生 ,進而提高個體功能 。 因此 ,本研究特針對憂鬱傾向進行探討 ,以防範未然 。 不同的學派對憂鬱的成因提出不同的看法 ,生物醫學強調神經傳導物質不足及基因 、心理動 力強調童年失落的經驗以及社交孤立和失落 、行為學派強調與人互動能力不足 、認知學派強調負 面信念 。這些生物 、心理 ,以及環境的肇因個別或數個聯合起來 ,造成了憂鬱症 ,而其中人際等 因素對憂鬱症尤其具有重要影響力(Peterson, 1996/2002 )。本研究的動機即在尋求影響憂鬱的這些 重要因子 ,由人際面切入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