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所谓严重情绪障碍、行为异常学生是指思考方式、行为模式表现僵滞
所謂嚴重情緒障礙、行為異常學生是指思考方式、行為模式表現僵滯,在生活中有顯著異於社會常態之行為或異於同年齡學生之發展,已妨礙到自己或他人之學習、情緒及生活型態,稱為嚴重情緒障礙。嚴重情緒障礙的認定標準為:
一、有顯著的行為異常的問題。二、其症狀顯現在認知方面、動作方面、情緒方面、生理??????? 方面‥‥等的障礙。三、常出現違反社會規範的行為。
情緒障礙涵蓋情緒及行為等多方面的困難問題,要給予明確分類確非易事,分類也只是一種相對性的區分,重要的是要仔細探究問題所在及原因,並給予必要的處理或轉介治療,並提供教育相關服務。就其表現的行為特徵,情緒障礙大略可分為內向性行為(internalizing behaviors)和外向性行為(externalizing behaviors)的問題。偏內向性的問題,如害羞、退怯、自卑、焦慮、恐懼、躲避群體(離群索居)、哀傷、憂鬱、冷漠、過度敏感等;偏外向性的問題如反抗、攻擊、破壞、過動、暴躁、譴責、侵犯財物、及違規行為等問題 (coleman, 1996; Perterson, 1961)。
教育部於第二次全國特殊兒童普查時,區分其為下列五類(林幸台,民81):
1.人際關係問題:無法與同學或教師建立並維持良好的人?? 際關係,經常與同學打架、發生口角、攻擊老師、濫發?? 脾氣、不與同學來往、任意指責或批評同學等。
2.行為規範問題:違規犯過或反社會的行為,如無故遲到?? 、缺席、逃學、說謊、偷竊、易怒、破壞行為、考試作??? 弊、不守規定或傷害別人等。
3.憂鬱情緒問題:經常出現不快樂或沮喪的情緒,如對活?? 動不感興趣、傷害自己、愁眉苦臉、悲觀、對自己的事 漠不關心、情緒低潮或畏縮等。
4.焦慮情緒問題:因過度焦慮而導致身體明顯的不適應症?? 狀、恐懼反應或強迫性行為,如容易緊張、亂動、易因?? 焦慮引起生理反應(嘔吐、頭昏)、坐立不安、重覆同?? 一動作、情緒激動、動作過度誇張、過度恐懼反應等。
5.偏畸習癖:如經常吸吮姆指、咬指甲、作異性打扮、沉?? 迷色情書刊影片、吸食藥物、強力膠、嗜異味物品、煙?? 癮或過分偏食等。
民國87年教育部頒的「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原則鑑定基準」,對嚴重情緒障礙的界定,依情緒障礙之症狀包括
(1)精神性疾患
(2)情感性疾患
(3)畏懼性疾患
(4)焦慮性疾患
(5)注意力缺陷過動性
(6)其他持續性之情緒或行為問題。
嚴重情緒障礙學生有以下的身心特質:
一、人際關係方面:
互動能力欠佳、經常發脾氣、攻擊他人,所以無法與周遭的人或物建立較妥善約互動關係。
二、日常生活方面:
自理能力不足,無法料理自己的生活;甚至食衣住行等基本需求,也不曉得清楚的表達及要求??????? 。三、生理機能方面:
知覺反應薄弱。對外界光線、聲音的刺激反應較遲鈍,或出現過當的反應。
四、言語表達方面:
表達能力欠缺,經常說些與情境無關的事情,常會用顯著尖銳或特別低沉的音調講話。
五、行為適應方面:
控制能力較弱、常發脾氣,對外在事物表現出漠不關心、經常喜怒無常,且不合情境及時宜,以自傷、攻擊、破壞做最直接的表現。同時常會重複做一些不自覺而可能有象徵意義的舉動,如:搖頭、抓髮、擺身、扭衣角‥‥等,這些自
嚴重情緒障礙學生的行為輻導與矯治主要有下列幾種方式:
從藥物或食物控制方面:
一、專科醫師會視實際需要給予處方。二、食物營養要均衡,並避免高熱量食物及碳酸性飲料
?
從心理層面發掘及調整:
著重親子關係的調整與早期經驗的發掘。實施遊戲治療、音樂治療、沐浴治療、藝術治療,使其心情安定,情緒穩定。
教育原理的運用:
一、運用行為改變技術。二、集中注意力訓練:注意力集申,有助於學習活動。三、導正過度依賴:依賴是怕做錯的心理,將事情分解??????? 說明或利用分組作業方式來增加其信心。四、改善消極被動:豐富教材、多用媒體、家長參與‥?????? .等技巧。五、增加自我控制力:學習放鬆、學習分解事件,逐步??????? 完成練習對自己的行為作自我反省與評鑑。
改善教學情境:
一、教學情境設計儘量減少不必要的刺激,教室空間 ?????? 也不宜過大,教材內容要增加與日常生活密切連
??????? 結。二、善用教學媒體:利用教學媒體作為學習工具,從 ??????? 而使教學情境活潑,增加學習動機。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