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人教版)广东中山2016中考复习复习课件:第6讲课内文言文阅读(语文)
2.综合分析选择题(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说明居住的环境荒凉、冷落,极为简陋!。B本文表达了作者不愿追逐名利,不愿高官厚禄,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C从表达方式看,本文聚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述自己高洁隐逸的情怀。D文章开篇以山水起兴,引入正题,既显得出手不凡,也为以后的陋室歌颂功德埋了伏笔! 解析:作者以“苔痕上阶绿的淡雅之色”隐寓作者的恬淡之心,又马上以“草色入帘青”的生机盎然点明恬淡中充满生机的鲜活状态。 A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首以山水类比,表明陋室也有山水般的“名”与“灵”后文又以“诸葛庐”“子云亭”类比,表明三者均因主人德高而显名!,这就使前后文气贯通,一气呵成。B “调素琴”与“无丝竹”前者悦耳,暗示自得其乐“独善其身的陋室生活”后者是作乐俗音,作者无法与之同流合污。二者从正反两面描写的是同一情操“并不矛盾!C 文中开头几句排比,使内容起伏跌宕”,全篇文气畅通,中间几句对偶,既描且叙,言简意丰,节奏感强还造成一种磅礴的气势。D文中作者不以“君子”的孤高自傲标榜,而用君子的修德敬业律己,表现出对人生失意,仕途坎坷的超然豁达和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中国古文人如范仲淹、欧阳修等也有此境界! 解析:应把“使内容起伏跌宕和”造成一种磅礴的气势”对调 C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开篇“山有仙为名山,水有龙成胜水”的观点已把凡事不图形式而一定要探求实质的思想融入进去,而后自然引出“陋室”,突出“惟吾德馨”这个核心。B 本文通过对“陋室”内外情景简要而生动的描述和对“陋室不陋”的分析证明,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C 全文议论起笔,推出“陋室”一语统摄全篇,次写恬静气氛,往来人物,平常生活,无一“德”字却处处言“德”全篇仅 81 字,却能虚实相生,变化有致,耐人寻味!D 本文句式整齐,对仗工巧,节奏分明,音韵谐美,读起来抑扬顿挫,毫无呆板之感,体现了一种整齐与错综相结合的和谐美。 解析:“德馨”一语统摄全篇。 C 三、爱莲说 (考查热度:★★★★)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重点句子翻译题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则惟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它的茎,内空外直,不长枝蔓,不长枝节。 (3)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 (4)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 (5)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人了。 3.综合分析选择题(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从环境习性、体态香气、清高气质等方面写莲的形象,赋予莲美好的品质。B 文章综合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第一段先描写后记叙,第二段先抒情后议论!C 本文用菊花和牡丹来衬托莲,其中菊花属于正衬,牡丹属于反衬。D作者的人生态度: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 解析:第一段先记叙后描写,第二段先议论后抒情。 B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借赞“莲”来赞美莲一般的君子,既是作者的自况,也是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批评,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B 文中两个“独”字,都表明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可看出其生活态度与陶渊明相通。C作者卒章议论,赞赏莲的君子风范,而抒情贯穿全篇意在明志。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综合运用,成功凸显了文章主旨。D 全篇仅 9句话119个字,却婉转曲折、摇曳多姿,既抒发了作者的情怀,又讽刺了世态,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感情深切而打动人心。 解析:既表明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可看出其生活态度与陶渊明不同 B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通过对莲可贵品格的赞美,作者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级财政税收-中级经济师《财政税收实务》押题密卷2.docx VIP
-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1).pptx VIP
- DB65T 4929-2025儿童福利机构 义务教育阶段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指南.docx VIP
- 建筑抗震支吊架通用技术条件.pdf VIP
- 医学基础知识复习资料.docx VIP
- 全口义齿汇总.ppt VIP
- 如何购买电脑.pptx VIP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治专家共识.pptx VIP
- (正式版)DB65∕T 4929-2025 《儿童福利机构 义务教育阶段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指南》.docx VIP
- 《混凝土外观质量缺陷及治理措施》ppt课件模板.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