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生料栽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平菇生料栽培

平菇的生料栽培 生 产 工 艺 流 程材料准备制备品种培养料配方的确定备料制作过程发菌发菌管理捯垛环境管理病害管理出菇管理环境管理采收后期管理制定生产计划 材料准备 制备品种 培养料配方的确定 备料 制作过程 发菌 发菌管理 捯垛 环境管理 病害管理 出菇管理 环境管理 采收 后期管理 制定生产计划 时间安排 时间安排 装料 接种扎口 装料 接种 扎口 制定生产计划: 一、栽培时间计划: 5月—6月 置备生产资料用具以及温室消毒等 7月—8月 晒棚 消毒 8月中旬—9月中旬 拌料,装袋发菌 10月—5月 出菇及管理 二、材料准备: = 1 \* GB2 ⑴.原料: 玉米芯 米糠 石膏粉 石灰 过磷酸钙 硫磺粉 尿素 杀菌剂 杀虫剂 高锰酸钾 = 2 \* GB2 ⑵.用具:酒精灯 报纸 接种针 粉碎机 塑料布 草帘 = 3 \* GB2 ⑶.菌种:栽培种 (选用低温品种:美味侧耳) 三、成本预算 各材料价格表 材料种类 物料数量∕㎏ 单价(元∕㎏) 成本∕元 玉米芯 15815 0.12 1898 石灰 420 0.375 157.5 过磷酸钙 104 0.32 33 杀菌剂多菌灵 2 3∕400g 15 杀虫剂菇保一号 尿素 104 0.04 4.2 米糠 4994 0.3 1498 石膏粉 208 2 416 栽培种 1300 1∕瓶 1300 聚乙烯菌袋 12240 0.01 122.4 皮套 5 15 75 硫磺粉 100 0.01∕个 1 酒精灯 2个 0.95 1.9 雇工 4人 60∕天 2400 备注:所用大棚为500㎡除去边角处所用面积48m×7.5m,所用菌袋为25×50cm 直径为16cm 一行摆菌袋7.5÷0.16=46袋 一共摆六层,由于是井字形摆放所以要减去21袋(由等差数列得出) 六层共用菌袋46×6-21=255袋,共摆48行 一共摆菌袋255×48=12240袋,一袋4kg共用培养料为48960kg.因为水料比为1:1.35 所以用干料20808kg水28152kg 四、制作过程: 1.菌种制备:生料栽培应选择抗逆性强的低温型品种。所使用菌种要求菌丝生长旺盛,分解纤维素和木质素的能力非常强播种量一般为10%~15% 2. 培养料配方:玉米芯76% 麸皮或米糠24% 石膏粉1% 石灰2% 过磷酸钙0.5% 尿素0.5% 杀菌剂0.01% 杀虫剂0.001% 3.备料 拌料:生料栽培对原料要求较为严格,配方中含氮物质加入量应适当减少,以减少杂菌污染常加入2%的石灰,0.1%的多菌灵或克霉灵 培养料的配制:将准备好的原料按照配方的确定的比例进行称取配制时,玉米芯等主料与不溶水的铺料麸皮,米糖等搅拌均匀,经多次翻锥让培养料充分吸收水分调节水一般掌握“三高三低”。即 = 1 \* GB3 ①基质颗粒偏大或偏干。水分应多,反之应少 = 2 \* GB3 ②晴天水分蒸发量大,水应略高些,阴天则应偏低 = 3 \* GB3 ③拌料场地吸水性强,水分应调高反之应调低料拌好后,必须追成一堆,让水分充分参入原料。 (生料拌料后,喷入氧化乐果杀虫剂干料重的0.1——0.2边喷边拌,含水量为60%~65%即用手握培养料时,指缝略有水渗出ph7~7.5为宜拌料后最好进行堆料,期间堆温达70℃时应翻堆。) 4.装料, 接种。装袋接种时。先将袋的一端用绳扎好;将另一端打开,放一层菌种于袋底,厚度约1cm,再装培养料至袋长2/3处 再接一层菌种,均匀散在料面,与底层菌种量相同,最后将袋口扎好,这样一个四层种三层料的培养袋就做好了,若要缩短发苗时间或塑料袋较长的,可播五层种四层料,菌种使用量为干料重的15%左右,生料栽培种尽可能在周围环境卫生较少的地方进行,场内尽可能避免苍蝇等害虫的侵袭,以减少污染率,生料栽培在新场地更易获得成功。 5.扎口。可以用和前面相同的方法,生产上还常常用两头塞草把的方式封口,具体方法是:在接种前两天将稻草在0.2%的石灰水中浸泡48h,然后将轻泡过的稻草整理成粗度为3.5%长度为5~6cm的小草段,塞入袋子两头用皮筋扎好。 6.发菌。生料栽培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发菌。而影响发菌的最主要因素是温度,其次是通风换气,装袋播种以后,把袋子搬运到消过毒的培养室。有时也在遮阳条件下的室外直接发菌,把袋子平放到地面上为了充分利用空间,常常把袋子方在地表堆放数层,垒起菌墙,堆放的层数按培养环境的气温来定,在0~5℃时可堆放四~六层菌墙,5~10℃时3~4层,10~15℃可堆放2层, 注意:生料栽培时,一定要低温发菌,而不要在20℃以上的气温下发菌,这样做有利于防止杂菌污染,一般等到料温比较稳定时,才可堆放较高菌体,翻堆的次数应跟据菌袋堆放的层数和环境温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