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庖丁解牛节录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DOC

庖丁解牛节录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庖丁解牛节录庄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庖丁解牛(節錄) 莊子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嚮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文惠君曰︰「譆,善哉!技蓋至此乎?」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雖然,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為;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文惠君曰︰「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 一、簡析 本文借庖丁解牛這個寓言故事,闡述莊子提倡的養生之道,在於依乎天理,順應自然。 順應自然,保身全生 文章首段直接指出生有限,而知無限。倘以有限的生命追逐無限之知,不僅違反自然,也是很危險的。正確的養生之道,在於順應自然,不刻意為善與去惡,那才可以保身、全生、養親、盡年。 依乎天理,以無厚入有間 順應自然之道的具體做法,就是庖丁解牛的方法。庖丁因應牛體的天然結構,避開筋骨聚集處,從筋骨之間的空隙運刀,遊刃有餘而能保持刀之鋒利。人若能像庖丁一樣,避開繁複紛擾的世事,順應自然,於可行的空間裏行事,就可以養生了。 以神遇道,不以目視 若要察視自然之道,如庖丁要了解牛體的空隙,以目視是不足的,最重要的是聚精會神,不受任何外物的干擾,以心和神去感知。同樣,要了解自然之道,也須用心神去領會。 二、想一想 為甚麼庖丁認為他追求的是道?他所指的「道」與「技」有甚麼分別? 「庖丁解牛」與「養生之道」有甚麼關係? 莊子是消極的,你同意嗎?試談談你的看法。 三、活動 閱讀下列作品,然後與同學討論所附題目: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日月。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髮弄扁舟。(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彷彿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蘇軾《臨江仙》) 在作品中李白與蘇軾莊子養生之道 承上題的討論結果,給李白與蘇軾一些養生的建議。 2 《郁文華章─中華文化學與教資源套》:「選篇分析」 編號︰8 1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