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一章 国际贸易导论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类
一、国际贸易的含义和研究的主要 内容
国际 贸 易( )或世界贸 易( )是
指各 国(或地 区)之 间商 品和劳务交换 的活动 。从一个 国家来看 ,一 国
对它国 (或地区)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叫做对外贸易
。
对外贸易是各 国生产在流通领域 中向国外的延伸 ,是再生产过
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益处在于更加有效地利用世界的生产力,对
各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对外贸易是各国进行国际分工的纽带,是世界各国在经济、科学
技术、资金流动上相互依靠、密切联系的重要形式。
对外贸易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它的发展、性质、地位和作用受生产方式制约。
国际贸易学是研 究 国际间商 品和 劳务交换活动规律 的一 门学
科 ,它 以国际市场商品和劳务交换的理论、政策措施与实务作为研究
对象,其研究范围和 内容主要包括:
(一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
西方经济学家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注意研究探讨 国际贸
易中的各种 问题与规律 。
西方 国际贸易理论 的发展经过 了以下几个主要阶段 :在资本主
第 2 页
义原始积累时期 的重商主义学说 ,主要研究国际贸易如何给一 国带
来财富;资本主义 自由竞争时期的古典学派,探讨了国际分工形成的
原因和依据 ,论证了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利益,其中李嘉图的比较
成本学说成为西方 国际贸易理论 的基础 ; 世纪以来,当代西方经
济学家提 出了按照生产要素禀赋进行 国际分工与 国际生产 的学说 ;
第二次大战后 ,西方国际贸易理论进入 了一个争鸣阶段 ,把比较成本
说动态化 。同时,西方发展经济学致力于探讨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贸
易与经济发展 的模式。
马克思把国际贸易看作是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
恩格斯在考察 资本主义经济 时,对 国际分工、世 界市场、国际价值、世
界货币、对外贸易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关系等 曾作出精辟的分析 。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后 ,经典作家们对社会主义 国家对外经济贸
易、参与 国际分工和 国际竞争等一系列新 问题也做 了大量分析和探
讨,尤其是 中国改革开放后 的 年 ,在邓小平理论指 引下,取得 了伟
大的成就 ,是对马克思主义 国际贸易学说的发展。
(二 )国际贸易政策与措施
各国 (或地区)都制订和实施有利于本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政策和
措施,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本 国外贸发展与利益的获得 。为适应不同的
经济发展阶段 ,国际贸易政策基本上可 以分为 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
贸易政策两大类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又出现了贸易 自由化和新贸
易保护主义倾 向。与国际贸易政策相配套 ,各国实施了一系列具体的
政策措施,如关税与非关税措施、鼓励出口与管制出口的措施等。国
际贸易的政策措施制约着 国际贸易的发展规模 、商 品结构和地理方
向,影响着 国际市场和 国际商品价格的变动 。
(三 )各个历史发展阶段国际商品流通的一般规律及各不同经济
类型 国家对外贸易发展 的特点
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原始社会后
期,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出现了部落间的商品交换 。到了奴隶社会,
第 3 页
随着私有制和国家的出现,商品交换开始越出国界。封建社会 ,国际
商品交换有了发展,但 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分工不发达 ,自然
经济仍 占统治地位,所 以,对外贸易发展缓慢 ,还不存在真正的世界
市场和 国际贸易。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与发展 ,特别是工业革命的发
生 ,形成了同机器大工业生产相适应的国际分工体系,并形成了世界
市场,极大地促进了国际商品交换的发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