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洁净钢炉外精炼技术的
洁净钢炉外精炼技术;主要内容;一 前 言;钢铁冶炼工艺路线;大型联合企业冶炼工艺流程;特殊钢厂冶炼工艺路线;短流程钢厂冶炼工艺路线;(1) 改善冶金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条件;
(2) 加速熔池传质速度;
(3) 增大渣钢反应面积;
(4) 精确控制反应条件,均匀钢水成分、温度;
(5)健全在线检测设施,对精炼过程实现计算机智能化控制。
;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各种炉外精炼设备的冶金功能比较 ;不同冶炼方法可达到的钢的洁净度;钢中杂质元素单体控制水平的发展趋势(极限值);向组合、多功能化炉外精炼方向发展
对不同规模、不同的产品配备不同精炼技术
钢水全量进行处理
去除废钢中有害元素,如Cu、Sn、Pb、As、Sb、Ni、Mo、Co和Bi 等;
外场作用的引入(电磁、电场、超声、机械力……) ;
钢水、耐火材料与熔渣之间反应定量化,夹杂物的定性定量预报技术;
炉渣分离技术和炉渣成分精确控制技术;
避免钢水与空气接触的钢水密封技术;
钢包内壁上钢、渣附着物的防止和简便清除技术。;精炼设备的选择问题;VD与RH 精炼效果的比较
无论是精炼效率和钢水质量RH比VD更具有优越性;——杂质元素及夹杂物控制技术;钢水深脱碳技术(1);提高RH脱碳速度的措施:
增大环流量:增大吸嘴内径,改圆形吸嘴为椭圆形
增大驱动氩气流量
增大泵的抽气能力,其中采用水环泵和蒸气泵联用可提高泵的抽气能力,降低RH能耗和水耗
向驱动氩气中掺入氢气,在碳含量小于20×10-6时可使脱碳速率增加一倍
在真空侧墙安装氩气喷嘴,在增大反应面积
减少真空室的法兰盘数可提高真空度,减少漏气
真空吹氧(RH-KTB/OB)
喷吹铁矿粉(RH-PB);a-RH-OB法; b-RH-PB法;防止钢水增碳技术:
无碳钢包覆盖渣和保温剂
无碳中包覆盖渣和保温剂
无碳结晶器保护渣
降低连铸耐火材料的含碳量;低氮钢冶炼技术;氮在气-液两相中的平衡;lgfN =∑;1600℃时合金元素对氮在液态铁中活度系数的影响 ;element
;目前冶金界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大多数情况下,钢液吸氮和脱氮的速率受液相传质和界面反应混合控制。
在高氧位、高硫位条件下,主要受界面反应的控制,这是因为钢液中氧、硫等界面活性物质对氮在气泡表面的吸附和解离有显著的阻碍作用(二级反应)。
在高真空、低氧位、低硫位下,反应速率受液相传质控制(一级反应)。;一级反应吸氮和脱氮的反应速度表达式;二级反应吸氮和脱氮的反应速度表达式;1873K下钢液中氧、硫含量对吸氮速率常数的影响 ;超低碳氮钢冶炼理论小结(1);超低碳氮钢冶炼理论小结(2);脱碳过程的脱氮效率指数α;氢的去除技术; 转炉或电炉终点钢水低氧位控制技术
挡渣出钢技术
l 电炉EBT出钢
l 转炉:挡渣帽,挡渣球,气动挡渣,多棱锥挡渣
炉渣改性技术
l 降低渣中(FeO)+(MnO)含量
l 提高炉渣吸收Al2O3夹杂物的能力
优化脱氧工艺
l 碳脱氧技术,真空碳脱氧技术
l 复合脱氧剂
l 优化脱氧剂的加入顺序
钙处理—夹杂物变性技术
钢包、中间包和结晶器控流技术
钢包、中间包和结晶器惰性气体保护浇注
低氧位耐火材料的应用; 铁水预处理:
①脱硅+脱磷
②转炉法预脱磷
初炼炉脱磷:转炉、电炉脱磷
档渣出钢技术—防止钢包钢水回磷
钢包脱磷技术:造CaO+FeO渣+扒渣
低磷铁合金; 铁水预脱硫
转炉防止回硫技术
钢包渣改质及顶渣控制技术
LF深脱硫技术
l白渣精炼技术
l钢包喷粉技术
VD过程真空脱硫技术
RH深脱脱硫技术
l RH-PB:喷吹CaO+CaF2粉剂
l RH真空槽内加预熔精炼渣; 转炉终点控制技术:静态模型+动态模型
副枪、炉气分析控制
出钢过程合金化模型
LF和RH终点控制技术:
合金化模型+温度预报与控制模型
中间包冶金技术
结晶器成分微调技术
炼钢—精炼—连铸全流程温度制度和控制技术;2.8 下渣控制;2.9 生产管理与钢质量的稳定性;三、铁水预处理、转炉冶炼与洁净钢的关系;3.1 铁水预处理与纯净钢; ;各种铁水脱硫处理方法分类;世界各国铁水脱硫应用的情况 ;各种脱硫剂的脱硫反应;1350℃ 下典型脱硫剂的平衡常数和平衡[%S];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