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表四台北学年学期区国民小学『教学进度总表』年月日
臺北縣淡水鎮興仁國民小學九十五 學年度 第 一 學期 六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 課程計畫 設計者:彭增龍
一、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3)節
二、本學期學習目標:﹙﹚
三、本學期課程架構:
四、本學期課程內涵:
教學期程 能力指標 教學活動重點 節數 使用教材 評量方式 備註 週次 日期 第一週
【自然與生活科技】
1-3-3-1 實驗時確認相關的變因,做操控運作。
1-3-4-1 能由各不同來源的資料,整理出一個整體性的看法。
2-3-1-1 提出問題、研商處理問題的策略、「學習」操控變因、觀察事象的變化並推測可能的因果關係。學習資料整理、設計表格、圖表來表示資料。學習由變量與應變量之間相應的情形,提出假設或做出合理的解釋。
2-3-3-1 認識物質的性質,探討光、溫度、和空氣對物質性質變化的影響。
5-3-1-3 相信現象的變化有其原因,要獲得什麼結果,需營造什麼變因。 一、物質變身術
活動一、體積改變了嗎
1.液體的體積會隨溫度而改變。
分組操作並觀察溫度計的變化,推理物體可能受溫度改變體積。
2.空氣的體積會受溫度的影響而改變
分組用水實驗,觀察液體受溫度改變時,體積的變化。
3.發表實驗結果 3 康軒出版自然與生活科技教科書第七冊
第ㄧ單元
圖卡
實驗器材 口頭發表
觀察評量
記錄評量
實驗操作
資料收集
態度評量
8.9. 第二週
至
第三週 【自然與生活科技】
1-3-1-2 察覺一個問題或事件常可由不同的角度來觀察而看出不同的特徵。
2-3-3-3 探討物質的溶解性質、水溶液的導電性、酸鹼性、蒸發、擴散、脹縮、軟硬等。
3-3-0-5 察覺有時實驗情況雖然相同,也可能因存在著未能控制的因素之影響,使得產生的結果有差異。
5-3-1-1 能依據自己所理解的知識,做最佳抉擇。
6-3-3-2 體會在執行的環節中,有許多關鍵性的因素需要考量。
7-3-0-1 察覺運用實驗或科學的知識,可推測「可能發生的事」。
一、物質變身術
活動一、體積改變了嗎
3.固體的體積會受溫度的影響而改變。
學習設計實驗,從不同固體的物理反應驗證「固體物質否會脹縮」。
4.熱脹冷縮在生活中的應用。
*藉由討論,認識生活中常見的物質脹縮現象。
*從生活經驗中舉證,發表物質熱脹冷縮的性質,以及在生活中的應用。
6 康軒出版自然與生活科技教科書第七冊
第ㄧ單元
教學vcd
實驗器材
學習單 口頭發表
觀察評量
記錄評量
實驗操作
資料收集
態度評量
第四週
至
第五週 【自然與生活科技】
1-3-3-1 實驗時確認相關的變因,做操控運作。
2-3-3-2 探討氧及二氧化碳;氧的製造、燃燒之瞭解、氧化(生銹等),二氧化碳的製造、溶於水的特性、空氣污染等現象。
2-3-3-4 認識促進氧化反應的環境。
3-3-0-5 察覺有時實驗情況雖然相同,也可能因存在著未能控制的因素之影響,使得產生的結果有差異。
5-3-1-3 相信現象的變化有其原因,要獲得什麼結果,需營造什麼變因。
6-3-3-2 體會在執行的環節中,有許多關鍵性的因素需要考量。
7-3-0-1 察覺運用實驗或科學的知識,可推測「可能發生的事」。
【生涯發展教育】
3-3-2培養工作時人際互動的能力。
一、物質變身術
活動二、哪種環境容易生鏽
1.鐵器接觸水以後,比較容易生鏽。
利用鋼棉設計實驗驗證「潮溼的鐵生鏽較快」。
2.學習操控變因的科學方法。
觀察鐵生鏽情形,討論使鐵生鏽較快的原因。
3.鐵生鏽會用掉氧氣。
藉由悶熄蠟燭和線香實驗,檢驗鐵生鏽用掉的是否為氧氣。
5.防止鐵生鏽的方法。
從生活經驗觀察,發表各種防止生鏽的方法。
6.察覺光會使物質發生變化。
*藉由分組討論,認識光會使物質發生不同的變化。
*利用光會使物質變化的原理,設計遊戲。 6 康軒出版自然與生活科技教科書第七冊
第ㄧ單元
筆記型電腦
投影機
數位相機
學習單
口頭發表
觀察評量
記錄評量
實驗操作
資料收集
態度評量
第六週
至
第八週 【自然與生活科技】
1-3-3-2 由主變數與應變數,找出相關關係。
1-3-4-2 辨識出資料的特徵及通性並作詮釋。
2-3-4-4 知道生活環境中的大氣、大地與水,及它們間的交互作用。
3-3-0-4 察覺在「以新觀點看舊資料」或「以新資料檢視舊理論」時,常可發現出新問題。
5-3-1-2 知道細心、切實的探討,獲得的資料才可信。
【環境教育】
1-3-1藉由觀察與體驗自然,並能以創作文章、美勞、音樂、戲劇表演等形式表現自然環境之美與對環境的關懷。
【兩性教育】
1-3-3運用各種媒介表達兩性平等的概念。
1-3-5運用科技與資訊,不受性別的限制。
【生涯發展教育】
3-3-2培養工作時人際互動的能力。 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