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6 归纳逻辑(上)4.ppt

  1. 1、本文档共10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hap6 归纳逻辑(上)4

第四节 特称预测归纳推理 一、定义: 根据过去或当前已知的某些事物对象具有某属性,推测同类事物其他未知的某些(或某个)对象也会具有该属性的推理。 公式: S1、S2、……Sn具有某属性P; S1、S2、……Sn是S类中的部分对象; Sm是S类中的其他对象. 所以, Sm是P 二、特称预设归纳推理的特征 1.结论和前提在推理对象上的同类性: 结论中的预测对象与前提中的已知对象属于同一 类对象。 2.结论是或然性的:由此及彼。 3.属于归纳推理:区别于类比推理。 三、提高特称预测归纳推理结论可靠性的基本要求 1、尽可能增加前提中作为推理依据对象的数量,并注意考察已知同类对象是否都具有某种相同属性而无反例。 2、结论中的预测对象与前提中的已知对象应是同类事物。 3、尽可能掌握能够体现已知对象与预测对象的本质特征或规律性的那种共同属性。 第五节 概率与统计归纳推理 一、概率归纳推理 (一)定义: 根据某类事物已观察到的部分对象具有某属性的频率,进而推出所有该类对象(或该类中某个对象)也具有该属性的概率的一种推理形式。 (二)几个概念: 必然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的事件;1 不可能事件:在一定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事件;0 随机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0-1 概率:在大量重复进行同一试验时,事件A发生的概率总是接近某个常数,在它附近摆动,我们就把这个常数叫做事件A的概率。常在0与1之间变化。 概率越大,越接近真实;概率越小,越接近虚假。 (三)概率归纳推理的两种情形 1、由部分推到整体—— 逻辑形式为: S1是P; S2不是P; …… Sn是(或不是)P S1,S2,…… Sn是S类中的部分对象,且其中有M个P。 所以,S类所有对象是P的概率为M/N。 2、由部分推向个体—— 逻辑形式为: 已观察到的S是P的频率为M/N; Si是S中任意一个。 Si是P的概率为M/N 二、统计归纳推理 1、定义:由样本具有某种属性推出总体也具有某种属性的推理。 例:某法院一年共结案500个,从中随机抽出1/10即50份案卷作为样本,经检查,其中被告胜诉的比例为40%,于是据此推断:当年该法院审结的所有案件中被告胜诉率为40%。 2、公式为: S类对象的样本中百分之几具有属性P; 所以,S类对象的总体中百分之几都具有属性P。 下面这份统计资料体现的是统计推理: 据报道,青少年犯罪的类型80%左右为盗窃,其次为暴力犯罪和性犯罪。据公安部门统计分析,1987年至1991年抓获的凶手、重伤、抢劫、强奸、爆炸五类暴力犯罪案件中,青少年平均占到70%左右;在查获的抢劫案犯中,青少年占80%以上。由以上表明,在全国发生的刑事案件中,约有65%-70%是25岁以下青少年作的案。 3、统计推理的特征:部分推向总体,或然性推理 4、提高统计推理结论可靠程度的方法: (1)加大样本的数量 (2)要分层抽样 (3)不带任何偏见地随机抽样 共变法,可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依据现象间的一定量的共变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因而其结论具有较大的可靠性。 剩余法,渗透着演绎推理析否式的因素,因而所得结论也具有较大的可靠性。 可见,穆勒五法虽前提均不蕴涵结论,所作的推论均不具有必然性,但有助于人们合理地探讨现象间的因果联系。 求异法与求同法是两种探求因果联系的最基本的方法,应用很普遍。从作用来看,求异法比求同法又进了一步,它不只有正面场合,而且有反面场合相比较。在实验中,经常需要人为地增加或减少某一个因素,从差异中观察不同的结果,这正是对求异法的应用。 3. 求同求异并用法(契合差异并用法) 求同求异并用法是指,如果仅有某一情况在被研究现象存在的若干场合中出现,而在被研究现象不存在的若干场合中不出现,那么这一情况是被研究现象的原因(或结果)或必不可少的部分原因(或结果)。求同求异并用法也称契合差异并用法,简称“并用法”、“契差法”。 求同求异并用法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场合 先行(或后行)情况 被研究现象 (1) A、B、C a (2) A、D、E a 正事例组 (3) A、F、C a …… …… …… (a) —、B、D — (b) —、C、G — 负事例组 (c) —、D、E — …… …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