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国空天飞机发展过程回顾
维普资讯
一
美国空 机发展过程回顾
口 曹 lIE]/文
空天飞机是一种介于航天飞机 术的研究,并取得了突破。1986年2月, I后掠三角翼、双垂尾布局,以减少高
和普通飞机之间的飞行器。它能够以 美国政府宣布推行 “国家空天飞机计 l速飞行时的阻力,机身从前列后为头
普通飞机的方式起飞,能在30~100 划”,由美国国防部和美国国家航空 I锥、两人驾驶舱、电子设备舱、液氧
千米高的大气层中作高超音速飞行, 航天局联合实施,提出研制一种能水 f舱、由气态、液态和固态氢混成的糊
能够直接加速进入高度200千米左右 平起降、单级入轨的试验飞行器,同 I态氢舱及液氧舱,机体主要用钛基
的近地轨道,完成航天任务后再返回 时,美国有关方面开始对开发试验飞 I复合材料,表面高热部分用有内部冷
大气层,并能水平着陆。空天飞机的 行器所需的技术进行评估,并集中进 l却的防热材料,动力装置由涡轮冲压
概念最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提了 行空天飞机发动机的方案论证工作, I/超音速燃烧冲压 /X箭发动机构成。
出来,当时美国空军称之为 “国家空 并加速发展机体设计、动力装置等关 lX-30的研制总经费估计为20亿美元,
天飞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x一30 键技术。1993年,评估与论证完成,然 l在美国政府大量削减开支后,为减少
开始,美国相继提出了X一30、X一33、 后开始x一30的制造。 I风险,相关部门于1993年提出先制造
X-37、代号 “猎鹰”的一系列空天飞 X-30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空天 l和试飞两架X-30原型机,分别进行超
机研制计划,虽然其中多数型号由于 飞机,而是空天飞机的试验机,用于 l音速燃烧发动机飞行试验和火箭发动
各种原因而下马,但是却为后来空天 开发验证高超音速飞行的基础技术, I机试验,在所有发动机试验成功后再
飞机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以便在制造技术、成本应用方面开发 f推进x一30计划。然而,由于研制难度
更为先进的航天运输系统和军用飞行 I太大和研制费用过高,x~30仅仅停留
第 一 代 空夭 飞 机 一一
器。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陆续 l在缩比模型研究阶段,并在1994年l1
X一30
与多家公司签订了研究开发合同,其中 1月被取消,因而没有建造任何全尺寸
美国从1982年开始进行空天飞机 罗克韦尔公司负责前机身、飞行管理系 l实体样机。不过,通过X-30的研究试
相关技术的研制,当时为了解决飞行 统与分系统,麦克唐纳 ·道格拉斯公司 l验,美国获得了使普通火箭灵活、有效
器在大气层中持续高超音速飞行的问 负责中机身、操纵稳定性和热控制,普 I地将更大载荷运送至地球轨道等一
题,科研人员开展了以氢为燃料的冲 拉特 ·惠特尼集团公司和火箭动力公 l系列成果,并在空天飞机的可重复使
压发动机和超音速燃烧冲压发动机技 司负责推进系统,通用公司负责后机 I用、发射后回收技术以及对中途返航
X--30采 用尖 头 、扁 平 机体 .大 后掠 三 角 身、机体以及与发动机的整合。 I的研究方面积累了经验,为研制空天
翼 双垂尾布局.以减 少高速飞行 时的阻 力.机
身从前到后 为头锥 两 人驾驶舱 .电子 设备舱 . x一30采用尖头、扁平机体、大 f飞机打下了基础。
液 氧舱 .由气 态.液 态和 固态氢 混成 的糊 态氢
由于研 制难度 太大和研 制费用过 高.X--30仅仅停留在缩 比模型研 究阶段 .并在 1994年11月被
舱 及液 氧舱 .机体 主要为 钛基 复合材 料 .表面
取 消 。因而没有建造任 何全尺寸 实体样机 。图为X--30太 空飞行想像 图
高 热部分 为有 内部 冷却 的防热 材料 .动 力装置
由涡轮 冲压 /超 音 速燃 烧 冲压 /火箭 发动 机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