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超大直径桩桩端持力层的鉴定及承载力分析
超大直径桩桩端持力层的鉴定及承载力分析
赖琼华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广州,510610)
提 要:提出了采用 RQD 值及岩样的物理力学性质试验评定桩基持力层,同时结合现场压板载荷试验结果的综合
方法确定桩端持力层及承载力的方法,解决了大直径桩基设计的难题。
关键词:岩土力学 桩基设计 桩基持力层质量标准
1 引言
位于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东南侧的某超高层商住楼拟建主楼55 层和二幢26 层附楼及裙楼组成
的超大型建筑群[1],地下室三层,采用大直径挖孔桩基础,最大桩径达3.2m,如何确定这些超大
直径桩的持力层及承载力是本工程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为此对大部份大直径桩采用超前钻探和
RQD 值岩石质量标准的测定,同时取岩样进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及应力—应变试验。根据 RQD 值
及单轴抗压强度、和现场压板载荷试验结果综合确定桩端持力层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 桩端持力层RQD 鉴定及现场压板载荷试验
2.1 桩基持力层RQD 值与单轴抗压强度的关系
本工程拟建三层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约15.0m,
因此桩顶以下土层为残积土层及强、中微风化岩层,
微风化岩层埋深约28-35m,原设计桩端持力层为微
风化岩层。
本工程共有403 根工程桩,根据原地质钻探所揭
示的场区下卧基岩的岩性及风化程度的分布,挑选了
12 根桩径在2.3-3.2m 的大直径桩进行超前钻探,超
前钻探采用双管金刚石钻头钻进并统计RQD 值,在钻
取的岩芯中抽取有代表性的岩样进行单轴抗压强度试
验及应力应变试验共计试样99 组。统计结果描绘的
RQD 与RQD 值相同的试件统计的平均单轴抗压强度值
fr 的关系曲线如图1 所示,RQD 与岩石弹性模量值的
关系曲线如图2 所示。从图1 及图2 和现场岩芯的风
化程度可以确定出本工程场区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及砂
岩的RQD 值为0.7—0.9,微风化泥质粉砂岩及砂岩的
RQD 值应大于等于0.9;砾岩中风化RQD 值为0.5—0.85,
微风化砾岩的RQD 值大于等于0.85。从图1 的泥质粉
砂岩与砾岩的RQD—fr 曲线可知,泥质粉砂岩曲线在
上方而砾岩在下,这与岩石胶结性质密切相关,泥质
粉砂岩、砂岩胶结较好,钻进取芯率自然就高,其RQD
值相应也较高,而砾岩胶结稍差,故其RQD 值相应较
低,这一情况与现场取芯的直观鉴定也是相吻合的。从
RQD—fr 曲线可知:砾岩的RQD 值大于0.8 后其单轴抗
压强度大于40MPa;泥质粉砂岩、砂岩的RQD 值大于0.85 后,其单轴抗压强度一般也大于40MPa。
303
通过RQD—fr 的关系就很容易利用这一成果选定桩端持力层。例如本工程超大直径桩桩基设计要
求桩端持力层必须是微风化层,因此原来仅以单轴抗压强度大于 15MPa 确定桩端持力层依据就很
不充分,像本工程只是中风化层,因此要将桩端支
承于微风化层其单轴抗压强度应在40MPa 左右。
2.2 基础持力层的压板载荷试验
2.2.1 压板载荷试验的方法及技术要求
压板载荷试验的设备[2],刚性承压板直径三个点
均为D=35.68cm.压板载荷试验的方法及技术要求严格
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的《地基土载荷试验要
点》和《岩基载荷试验要点》[3]的有关规定进行。
2.2.2 桩基持力层压板载荷试验结果
二个试验点压板下持力层:1#试点为中风化砾岩,
原状结构完整,岩质坚硬,2#试点为微风化泥质粉沙
岩,原状结构的岩体坚硬致密。压板直径均为35.7cm,
由于岩体承载力较高,二个试验点均为加载至加载设备的最大荷载仍未达极限荷载,试验结果的
压板下的压应力p 与沉降S 的p~S 曲线如图3 所示。
2.2.3 桩基持力层压板载荷试验资料整理及极限强度分析
根据以往大量的压板试验结果的P-S 值用曲线拟合的方法进行分析,发现P-S 值的变化规律
当P 小于岩体的屈服点或初始段时,曲线符合二次或三次项函数变化规律,而曲线的屋段则符合
S= βeαp 指数变化规律,用本工程压板试验结果的P-S 值可求出二个试验点的拟合曲线方程如下:
1 号试点:S=0.2413P-0.0082P2 -4 3
+1.92×10 P (P≤14MPa)
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活动指南(2021年版)文字版.docx
- tc helicon voicelive人声效果器中文说明书.pdf
-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docx VIP
- 京东集团员工手册-京东.docx
- 2024年江苏省政府采购专家库题库.docx VIP
- 电力安装三方合同协议书.docx
- 2025年汉江国有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5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docx
-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pptx
- 蒸压加气混凝土制品应用技术标准.pdf
-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大单元整体学历案教案 教学设计附作业设计(基于新课标教学评一致性).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