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区域的地形图请依照本图回答228题-花莲政府教育处.DOC

下图是某区域的地形图请依照本图回答228题-花莲政府教育处.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下图是某区域的地形图请依照本图回答228题-花莲政府教育处

花崗國中101學年度第1學期7年級社會科第3次段考試題卷 請用2B鉛筆將答案劃在答案卡上 班級: 座號: 姓名: 【歷史科】.單一選擇題:每格4分、共100分 1.下列何者不是漢人紛紛偷渡來臺的原因?  (A)臺灣地廣人稀,謀生容易 (B)清朝禁令並不嚴格,實施也不徹底  (C)臺灣的氣候較中國東南沿海適合人們居住 (D)在閩粵家鄉謀生不易 2.阿勇是清代移民臺灣的潮州人,要移民到臺灣時,因為要渡過黑水溝,所以來臺前,他母親給他一個家鄉神明的香火袋,保佑他順利渡臺,阿勇順利渡臺後,與來自同鄉的鄉民集資建廟。請問:這香火袋最有可能是向哪一位神明求來的?  (A)保生大帝  (B)開漳聖王 (C)三山國王 (D)關聖帝君 3.三百多年來,臺南一直都是臺灣發展中重要的文化據點,擁有豐富文化遺跡。請問:今日臺南赤崁樓旁,保存有九座御龜碑(如附圖),這是滿清平定哪一次漢人抗清事件後所樹立的?  (A)郭懷一事件 (B)朱一貴事件  (C)林爽文事件 (D)戴潮春事件 4.連雅堂在《灣通史》中說:「夫灣之變,非民自變也,蓋有激之而變也」。灣民變頻仍的原因治腐敗(A)清領時期的臺灣文風始終不盛 (B)民間經濟狀況與文風興盛與否有關  (C)清領時期的私塾、書院愈來愈多(D)文風興盛與否可從臺灣地區的舉人與進士的人數多寡得知 6.「臺灣三寶故宮文物、美麗高山美食好山阿里山、好水日月潭、好酒金門高梁酒 (A)美國 (B)法國 (C)英國 (D)日本 圖(一) 圖(二) 11.「清領後期,因為臺灣北部適合種該作物,加上海外市場反應良好,逐漸成為臺灣最大的出口產品,為當地居民創造大量的工作機會,提升了北臺灣的經貿地位。」請問:文中描寫的作物應該為下列何者?  (A)稻米 (B)甘蔗 (C)樟腦 (D)茶葉 12.小豪趁著元旦假期回到屏東車城鄉的祖母家,偶然看到一處墓碑,上面刻著「大日本琉球藩民五十四名墓」;請問,這和哪一歷史事件有關? (A)朱一貴事件 (B)林爽文事件 (C)戴潮春事件 (D)牡丹社事件 13.清朝受到哪一次戰役的刺激,為了加強海防,決定將臺灣改建為行省?  (A)甲午戰爭 (B)中法戰爭 (C)英法聯軍 (D)牡丹社事件 14.書偉在《臺灣人物誌》〈***傳〉看到附圖的建設,「***」應 填入何人?  (A)鄭用錫 (B)劉銘傳 (C)沈葆楨 (D)丁日昌 15.中國近代著名學者胡適先生,幼時曾因父親被調到臺灣任官而隨父母來臺,其父親胡傳(字鐵花)先生曾擔任過臺東直隸州代理知州。請問:胡傳先生應是在哪一個時期來到臺灣?  (A)臺灣設省之後  (B)沈葆楨治臺時期  (C)丁日昌治臺時期  (D)中法戰爭時期 16.附圖中漢族移民開發臺灣區域的順序,下列何者正確?  (A)甲→乙→丙→丁 (B)丙→丁→乙→甲  (C)甲→丙→乙→丁 (D)丙→乙→甲→丁 17.小光打算寫一篇關於「劉銘傳治理臺灣」的報告,他收集的資料有:(甲)興建「億載金城」(乙)在臺北設立郵政總局(丙)修建滬尾砲臺(丁)購買騰雲號火車頭。請問:以上哪一項資料和報告主題無關? (A)甲 (B)乙 (C)丙 (D)丁 18.沈葆楨與劉銘傳兩人皆曾來臺建設,下列何者是兩人共同的建設? (A)修築鐵路 (B)架設電報線 (C)成立西式學堂 (D)加強管理原住民 19.行政區域的演變:(甲)三府一直隸州(臺北府、臺灣府、臺南府、臺東直隸州)(乙)一府三縣(臺灣府、臺灣縣、鳳山縣、諸羅縣)(丙)一府四縣二廳(臺灣府、臺灣縣、鳳山縣、諸羅縣、彰化縣、淡水廳、澎湖廳)(丁)二府(臺灣府、臺北府)。若按照先後順序排列,下列何者正確?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丁丙乙甲 (D)乙丁甲丙 20.有位臺灣史家寫到:「1860年以前臺灣的歷史中心一直是在南部;1887年臺 灣新設省的巡撫衙門設於臺北,是臺灣歷史重心北移的指標。」請問:促成此一歷史現象的主因為何? (A)英法聯軍 (B)日軍侵台事件 (C)中法戰爭 (D)甲午戰爭 21.附表是清領後期某段時期臺灣進出口值統計表。請問:表中哪一年開始,反映出臺灣對外貿易由入超轉變為出超? (A)1868~1869 (B)1870~1874 (C)1875~1879 (D)1890~1894 期間 出口 進口 年平均值 年平均值 1868~1869 93.0 124.5 1870~1874 172.0 174.4 1875~1879 282.3 272.0 1880~1884 427.3 318.8 1885~1889 435.7 361.8 1890~1894 570.7 43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