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文博学院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docVIP

考古文博学院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考古文博学院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

考古文博学院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 阅读书目举要及主要书目导读 张辛 基本书目 王国维《观堂集林》,乌程蒋氏刊本,1923。中华书局,1959(据商务印书馆《王氏全集》本)。1991年重印。 顾颉刚等《古史辨》(1-7册),北京朴社、开明书店,1926-194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重版。 李济《安阳发掘与中国古史问题》,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集刊40本,1968。又可参阅《李济考古学论文集》,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7。 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联合书店,1930,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2。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东京文求堂影印本,1932,1935。科学出版社,1957重版。 容庚等《殷周青铜器通论》,文物出版社,1984据容氏《商周彝器通考》(燕京大学燕京学社,1941)重编本。 邹衡《夏商周考古学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80。《续集》,科学出版社,1998。 丁山(遗著)《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科学出版社,1961。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徐旭生(炳昶)《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重庆中国文化服务社,1943。科学出版社,1960增订本。文物出版社,1985再版。 10、胡厚宣《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二集、三集),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1944、1945。 11、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人民出版社,1992。 12、陈梦家《殷虚卜辞综述》,中华书局,1956。1988再版。 13、刘起釪《古史续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14、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三联书店,1983。1999。 15、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文物出版社,1991。 16、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上海神州国光社,1931。长沙商务印书馆,1941。中华书局,1984。 17、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商务印书馆,195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再版。 18、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7。 19、柳诒徵《中国文化史》,南京钟山书局,1932。东方出版中心,1988再版。 20、蔡尚思《中国学术史纲》,上海启智书局,1930。 21、李宗侗《中国古代社会史》,台北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4。 22、皮锡瑞《经学历史》,周予同注释,中华书局,1957。另皮氏《经学通论》(中华书局,1954,1982)亦可参阅。 23、[台]高明《群经述要》,台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79。 24、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81。 25、钱玄《三礼通论》,南京师大出版社,1996。 26、蒋伯潜《诸子通考》,正中书局,1948。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重版。 27、丁山《商周史料考证》,龙门联合书局,1960。 28、李泰棻《西周史征》,北平来薰阁,1927。 29、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可与童氏《春秋史》(开明书店,1946)相参阅。 30、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参考书目 刘节《中国古代宗族移殖史论》,正中书局,1948。 杨向奎《中国古代社会与古代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 日知《中西古典学引论》,东北师大出版社,1999。 高亨《文史述林》,中华书局,1980。 杨宽《古史新探》,中华书局,1965。 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金景芳《古史论集》,齐鲁书社,1981。 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中华书局,1966。 晁福林《天玄地黄——中国上古文化溯源》,巴蜀书社,1989。 10、钱杭《周代宗法制度史研究》,学林出版社,1991。 13、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4、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三联书店,1996。 15、何怀宏《世袭社会及其解体——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时代》,三联书店,1996。 16、王宇信等《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17、王宇信《甲骨学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18、杨泓《美术考古半世纪》,文物出版社,1997。 19、扬之水《诗经名物新证》,北京古籍出版社,2000。 20、陈其泰等《二十世纪中国礼学研究论集》,学苑出版社,1998。 21、庞朴《一分为三——中国传统思想考释①立嫡制,并由此而有宗法、封建;②庙制;③同姓不婚制。至今仍有其重要的理论及方法论意义。其他还如《明堂庙寝通考》、《生霸死霸考》、《释礼》、《释史》、《说珏朋》等,均发前人所未发,每多精义,至今光芒不减。 归纳之,是书最大的历史贡献有二:其一,全面实践了其在后来(1925《古史新证》)正式提出的著名的“二重证据法”,为古史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 其二,首次证明《史记》、《世本》等所记商史为信史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