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骨科康复实践
骨科康复规范
骨科康复治疗流程:
了解病人病情评定病人肢体功能与病人医生交流,确立治疗方案治疗病人定期评定疗效
了解病人病情
评定病人肢体功能
与病人医生交流,确立治疗方案
治疗病人
定期评定疗效
病人出院,治疗师提供建议与指导
治疗总结
疾病简介
颈椎病又称紧追综合症,是因颈椎间盘退变本身及其继发性改变压迫或刺激了临近组织,如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所引起的临床症候群。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突出、骨赘形成等原因在椎间孔出刺激和压迫神经根所致。
患病率
本型在各颈椎病中发病率最高,占60%——70%,是临床最常见的类型。多见于30-50岁者,一般慢性起病,男性多于女性一倍。
病因
颈部外伤2、骨赘形成3、黄韧带劳损和后纵韧带局限性增生肥厚,突向椎间孔4椎间关节变异5软组织劳损
症状和体征
颈痛和颈部发僵,有些有肩部及肩胛鼓励内侧缘疼痛。
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沿着受累神经根地走行和支配区放射
患侧上肢感觉沉重、握力减退
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腱反射减弱和消失,无病理佂
诊断要除外如胸廓出口综合症、网球肘、肱二头长头腱鞘炎等。
康复评定
康复治疗和手术治疗的评定标准不尽相同,本规范涉及的是康复疗法的内容,故对手术治疗的评定不加赘述。
康复评定的内容
躯体功能评定 肌力评定、关节活动度评定、痉挛的评定、感觉的评定、协调和平衡的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定等。
精神情绪评定 认知功能评定、情绪评定等。
社会功能评定 社会生活能力评定、生活质量评定、就业能力评定。
上述评定可以作为确定病人的治疗方案以及判断预后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
二康复评定时间
初次评定
再次评定 对恢复速度快的病人1-2周评定一次,对恢复慢的病人3-4周一次。
最后评定
三评定方法 1、疼痛评定(1)直接法 直接法在临床不常用,主要有:
压痛评定法 此法用于特制的压痛计评定从体表可以检出的压痛方法。
激光测痛法 用激光测痛仪检查压痛,该仪器精度可达0.1摄氏度。
电测痛法 该法常用恒流型低频脉冲电刺激进行测痛。
信号帧出理论法 本法已成为目前公认的唯一能将痛觉和态度经验分别定量方法。
(2)间接法 简式McGill疼痛问卷(MPQ) Ventafridda提出的IS或口述等级评分(VARS)
2、痛抑郁反应评定 由于痛有感觉和情绪两方面的反应,而情绪反应尤多以抑郁为主,故对情绪反应也应进行评定方法符合现代的同评定观点。常用的有ZUNG的抑郁量表
3、肌力的评定 M.R.C分级法(Medical Researh Council,M.R.C)
4痉挛的评定 修订的Ashworth痉挛评定标准
5、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评定
6、颈椎病治疗成绩评分表
7麦肯基力学疗法评定
康复治疗
1、固定与制动 颈部固定与制动是通过石膏、支架等用品使颈椎获得制动于固定,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牵引治疗 体位:坐位、卧位、半卧位 牵引时间:间歇性、持续性 牵引重量:轻重量(1-2kg),大重量(1∕13、1∕10) 牵引方式:四头带颅骨牵引、充气式支架
举例:可采取坐位,前屈15-30°,牵引力可较局部性大些,达到牵引开始后上肢症状减轻或消失为佳。牵引40-60秒,持续25分钟。放松10-20秒。症状严重者可以25%-30%体重的牵引力进行间歇牵引。
物理因子疗法 超激光疗法 红外线疗法
直流电疗法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 石蜡疗法 TNES 中频电疗法 高频电疗:超短破、短波、微波
4手法治疗
5麦肯基力学疗法
6、针灸疗法
7、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操作方法与步骤
(1)前屈后伸:双手叉腰,放慢呼吸,缓缓低头使下巴尽量紧贴前胸;再仰头,头部尽量后仰;停留片刻后再反复做4次。
(2)左右侧弯:左、右缓慢歪头,耳垂尽量达到左右肩峰处;停留片刻后再反复做4次。
(3)左右转颈:头部缓慢左转,吸气,颏部尽量接触肩峰,还原,再右转,吸气,颏部尽量接触肩峰,停留片刻后再反复做4次。
(4)左右转颈前屈:头部缓慢左转后前屈,还原,头部右转前屈。停留片刻后再反复做4次。
(5)左右转颈后伸:头部缓慢左转后伸,还原,头部右转后伸,停留片刻后再反复做4次。
(6)旋转运动:头部顺时针旋转4次,再逆时针旋转4次。
(7)波浪屈伸:下颌往下前方波浪式屈伸,在做该动作时,下颌尽量贴近前胸,双肩扛起,下颌慢慢屈起,胸部前挺,双肩往后上下慢慢运动。下颌屈伸时要慢慢吸气,抬头还原时慢慢呼气,双肩放松,做两次停留片刻;然后再倒过来做下颌伸屈运动,由上往下时吸气,还原时呼气,做两次,正反各练两次。
(8)耸肩运动:左右交替耸肩4次后,双肩同时耸肩4次。
(9)同向旋肩:两肘肩部侧弯,两手搭在肩上,以手指为轴向前缓慢旋转两肩,头部尽量向前伸,缓慢吸气,反复4次;再以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