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公共卫生学院.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昌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内容提示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概述(本讲) 典例1:大骨节病(本讲) 典例2:地方性氟中毒(下讲) 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的地球表面的区域性差异(如地壳表面元素分布的不均一性,局部地区的气候差别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控制着世界各地区人类、动物和植物的发展。如果这种区域性的差异超出了人类和其他生物所能适应的范围所发生的这一类疾病,统称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内涵变化) 具体病种 我国常见的地方病还有碘缺乏病(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地方性氟中毒(Endemic Fluorosis)、地方性砷中毒(Endemic Arseniasis)、大骨节病(Kaschin-Beck Disease)、克山病(Keshan Disease)、血吸虫病(Schistosoma)、鼠疫(Plague)等。 类别划分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可分为化学性疾病、生物性疾病和病因不明性疾病。 通常,化学性疾病包括元素缺乏、元素过多或中毒和元素比例失衡等类型。 流行特征 明显的地区性分布特点 与环境中的化学元素种类或生物因素及其水平有关 防控措施 (一)组织措施    1. 建立健全专业队伍和防治网络    2. 开展经常性疾病调查监测 (二)技术措施    1. 限制摄入   对于环境中元素水平过高所致的中毒性疾病,其主要技术措施是减少、控制有机体的摄入量。如地方性氟中毒或地方性砷中毒。    2. 适量补充   对于环境中元素水平过低所致的缺乏性疾病,其主要措施是增加有机体的摄入量,从而满足其生理需要。如碘缺乏病、大骨节病等。 主要内容 大骨节病及其时空变化 大骨节病的致病环境特征 大骨节病的病因研究 硒的生理作用及发病机制 大骨节病的防治 国际上称之为“乌洛夫病”或“卡辛-贝克病”。 我国最早的记载见于1908年的《长白山江岗志略》。1934年,张凤书首先论证了发生于我国东北的大骨节病(形象地称为“柳拐子病”)和KBD是同一种病。 大骨节病的时空变化 地质特征 林年丰将大骨节病区划分为以下四种类型:即表生天然腐植环境病区类型、湖泽相沉积环境类型、黄土高原残塬丘陵沟壑窖水病区类型和沙漠沼泽草炭沉积病区类型。 大骨节病与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无直接关系,而与表生水文地球化学环境有密切关系。 根据面积比例大于3%的主要地貌类型:丘陵、平原和低河漫滩、山地分别占总病区面积的5.87%、9.64%和48.73%(60%以上属于中低山地)。从大的地貌类型来看,低海拔区域和高海拔区域属于两种不同的大骨节病类型,处于两者之间的则是另外一种大骨节病类型。 粮食真菌毒素学说:1940年代由原苏联学者提出,1960年后杨建伯检出镰刀菌产生的T-2毒素。 饮水中有机物中毒学说:前苏联和日本曾经流行,目前几乎被否定。 郭雄等(西安交通大学)应用组织形态学、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基因表达谱芯片、SELDI/TOF-MS蛋白芯片等先进技术对大骨节病的发病机制与防治技术进行了探索,为大骨节病的病因和致病机理研究提供了部分证据。 彭安等(中国科学院)从病区饮用水、粮食中存在外源性自由基及其和大骨节病的相关性、软骨细胞的内源性自由基损伤和具有外源性自由基的物质间的关系,为大骨节病的自由基机制提供了新的信息,并提出了一个大骨节自由基机制模型。 自由基致病机制模型 大骨节病的防治 大骨节病的防治研究包括预防和治疗两个部分。目前,预防措施探讨较多,而大骨节病的治疗相对比较滞后。 虽然大骨节病的病因尚不清楚,但我国各地针对不同病因采取了补硒、改水、换粮、搬迁、综合防治等多种措施来防治大骨节病。 (1)补硒:主要包括亚硒酸钠片、硒盐、其它硒制剂等。 (2)改水:包括更换水源地、提高水质、改变储水容器等措施。 (3)换粮(以四川省阿坝州为例)。 (4)综合防治措施(同样以阿坝州为例) 。 治疗措施 主要包括药物、针灸、理疗或者手术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减轻患病者的疼痛,减少关节活动障碍。 中国CDC地方病中心最新通知 2009年,监测工作被纳入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地方病防治项目,2010年将按照新的《监测方案》要求开展监测工作。(/crcfedc/dgjfzjc.htm) 人文地理环境特征 据统计,我国大骨节病区和贫困区分布面积分别为188.17×104km2和367.81×104km2,两者之间重叠面积为93.45×104km2。青藏高原高寒贫困区面积最大(137.15×104km2),分别占我国大骨节病区和贫困区总面积的72.89%和37.29%,“贫困交加”形势严重。因此,发展地方经济、消除贫困将从区域尺度上为大骨节病的综合防控提供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