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旅游之山水文化
第二章 中国自然旅游资源的 文化意蕴 第一节 山水文化概述 第二节 山水景观的旅游价值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山水景观的文化内涵。 2、掌握中国人山水审美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本章重点、难点】 1、山水文化的价值取向。 参考资料 1、《中国国家地理》杂志。 2、张晓虹著,《中国山水的故事》,山东画报出版社,2011年。 3、段宝林、江溶著,《中国山水文化大观》,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第一节 山水文化概述 一、山水的概念 二、山水文化的形成 三、山水文化的内涵 四、中国人的山水审美意识 一、山水的概念 山川,天地之形势也。 风雨晦明,山川之气象也; 疏密深远,山川之约径也; 纵横吞吐,山川之节奏也; 阴阳浓淡,山川之凝神也; 水云聚散,山川之联属也; 蹲跳向背,山川之行藏也。 石涛(清)《画语录》 地貌特征具有典型性,生态环境优良,有一定 文化积淀,具有美学、文化、科学价值的自然景 观的综合体。 二、山水文化的形成 远古时期:双重情结 先秦——魏晋:过渡期 唐——明清:发展繁荣期 三、山水文化的内涵 审美价值 艺术价值 历史价值 科学价值 审美价值 色彩美 听觉美 嗅觉美 形态美 艺术价值 人文建筑 文学艺术 历史价值 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 借用神话赞誉自然 历史传说 以神话串联起历史人物和自然之美 科学价值 人文景观 自然景观 四、中国人的山水审美意识 致用——远古时代 比德——春秋战国 畅神——魏晋南北朝 情景交融——魏晋以后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 仁者寿。” ——《论语?雍也》 “非必有丝竹,山水有清音” ——左思《招隐诗》 第二节 山水景观的旅游价值 一、山岳景观 二、水体景观 一、山岳景观 (一)名山型 (二)独特地貌型 名山型——审美观、价值观、历史观 五岳名山:泰山、恒山、嵩山、华山、衡山 佛教:五台山、九华山、普陀山、峨眉山 宗教名山 道教:武当山、嵩山、崂山、齐云山 革命历史名山:井冈山、宝塔山 独特地貌型 1、花岗岩地貌景观 独特地貌型 2、变质岩地貌景观 新疆“魔鬼城” 独特地貌型 3、砂岩峰林地貌景观 中国唯一石英砂岩峰林张家界 独特地貌型 4、火山及熔岩地貌景观 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东部火山 台湾及东南沿海火山 云南腾冲地区火山 大同火山群 新疆和田火山群 五大连池 独特地貌型 5、丹霞地貌景观 指发育在中生代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斜的 厚层而坚硬的红色粗、中粒碎屑岩系之上,在构 造运动及间歇抬升的作用下,受流水侵蚀及崩塌 后退等外力作用,形成顶平、坡陡、麓缓的地貌 形态。 独特地貌型 6、岩溶洞穴景观 世界第一——织金洞 主要溶洞群: 湖南永顺县猛洞河溶洞群 湖南龙山县火岩溶洞群 福建宁化县湖村溶洞群 湖北随州大洪山百洞 云南宜良九乡洞群 安徽石台县溶洞群 独特地貌型 7、冰川地貌及登山地 南迦巴瓦山 人民币上的风景 钱币被称为“国家名片”,人民币则是中国的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