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图版 第1课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
蔡伦改进造纸术 指南针的发明和使用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火药的应用 问题一:阅读表格,分析反映的历史现象是什么? 第1课 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 1、.西汉发明的造纸术传到非洲、欧洲是在 ( ) A.三国 B.两晋 C.隋朝 D.唐朝 2、雕版印刷术的主要作用是( ) A 促进了《金刚经》的流传 B 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C 促进了学校教育的普及 D 促进了雕刻艺术的发展 3、唐朝时,从中国传到大食的手工技术是( ) A.制瓷技术 B.造纸术 C.雕版印刷术 D.冶铁技术 4、火药最早应用于军事上是在: ( ) A.东汉 B.三国 C.隋末 D.唐末 5、恩格斯曾经说“:在14世纪初,( )从( )人那里传入西欧,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变革,这是每一个小学生都知道的。”( ) A、火药 阿拉伯 B造纸术 以色列 C 指南针 阿拉伯 D 印刷术 以色列 6、 下列有关雕版印刷正确的是( ) A、雕版印刷是一种这样的印刷的方式:即将文字、图像雕刻在平整的木板上,再在版面上刷上油墨,然后在其上覆上纸张,用干净的刷子轻轻地刷过,使印版上的图文清晰地转印到纸张上的工艺方法。 B、唐末,人们从印章和拓印刻石中得到启发,分明了雕版印刷术。 C、唐初,雕版印刷业已经比较发达,市场上出现一种用做交易凭据的印刷品——“印纸” D、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印刷品是唐868年印制的〈〈金刚经〉〉。 7、有关下图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距今已有近400年历史,它不仅是我国而且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巨大石拱桥 B、。“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可以 使水流畅通无阻 C、洞顶左右两边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以备发大水时减轻水对桥身的压力 D下面没有桥墩,节省石料,上面有小桥洞减轻了桥身的重量 8、阅读下列材料: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下的最大的杠杆。——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请回答: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什么? 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 ②四大发明对欧洲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 * 授课教师:太平二中吕荣存 第1课 享誉世界的四大发明 火药 指南针 印刷术 造纸术 发展、应用历程 发明 1、西汉世界上最早纸; 2、东汉蔡伦改进造纸;3、不久流传到西域、朝鲜和日本; 4、 8世纪传到阿拉伯;5、11世纪传到欧洲。 1、隋唐:雕版印刷术; 2、北宋毕昇:活字印刷术;3、元朝王祯:木活字、转轮排字盘。 1、战国“司南” ;2、北宋人工磁铁,开始应用于航海;3、南宋普遍用于航海,并传入阿拉伯;4、13世纪初传入欧洲。 1、唐中期,书籍记载; 2、唐末应用于军事; 3、宋元时期,管型武器 ; 4、13世纪传入阿拉伯,后传入欧洲。 自 主 学 习 西汉时有个叫东方朔的人,想给汉武帝提安邦定国的建议,就用竹简写奏章,因为有满肚子的话要说,一下子就用了3000来根竹简。东方朔面对这3000根竹简发了愁,因为他手无缚鸡之力,无法拿动这么庞大的奏章,最后只好请了两位大力士抬进宫里去。据《史记·滑稽列传》说,汉武帝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才看完那一大堆竹简。 纸发明之前,有哪些书写材料? 笨重昂贵 这些材料有什么缺点? 龟甲、兽骨、金石、竹简、帛 甘肃天水放马滩汉墓出土的西汉早期的纸 你知道我国考古发现最早的纸是什么吗? 蔡伦(61—121 年) 蔡伦改进造纸术 公元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纸逐步取代竹木简和帛,为纪念蔡伦的功绩,人们把这种纸叫作“蔡侯纸”。 蔡侯纸的材料、优点? 东汉蔡侯纸 中国 西域、朝鲜、日本 8世纪阿拉伯 11世纪欧洲 1、大大方便文化知识的传播 2、有力推动了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 二、印刷术 1、唐代初年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它的优点:相对抄写而言,雕版的优势在于速度、准确率和廉价等方面。它的缺点:第一,每印一页书就得刻一块版,一旦雕错一字一版尽废,浪费的人力物力仍不少。第二,一部大书往往要花上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刻成(例:宋太祖时,官方主持在成都刻印《大藏经》,花费了12年的时间,雕版达到13万块);如果印一次不再印第二次,显然是很大的浪费;倘因不得已的事故半途而废,损失更大。第三,一块块书版占据大量空间,保存起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此外,雕版需要大量技术高超的技工操作,是普及的又一障碍。活字印刷成为发展必然的趋势。 活字印刷中的四道工序: 刻制单字、 排 版、 印 刷、 拆 版 北宋泥活字版 2、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对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