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课文内容整理.ppt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上课文内容整理

九上课文内容整理 1、《鼎湖山听泉》作者是谢大光,当代散文家。作者把山泉当做山的灵魂来写,从自己对泉水的喜爱之情的不断升华之中,透露出对人生的见解:历史是生生不息的,美感是充满生机的。 2、《林中小溪》选自《林中水滴》,作者普里什文,苏联作家。本文通过小溪流过森林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冲决一切障碍、非到达自由水域不可的顽强精神的描写,透露出融入自然、亲和自然的感情,表现出自己的生活信念和人生哲理。 3、《飞江滴翠记黄山》是一篇解说词,是为电视旅游风光片《话说长江》中黄山部分而写的。作者柯蓝,当代散文家、小说家。它借助于电视镜头展示画面来介绍自然风光的,使用了现代影视的表现手法。 4、《画山绣水》作者杨朔,现代散文家。 这篇散文从漓江上观赏山水自然风景出发,去发掘因奋斗而取得美好生活的内涵,表现出珍惜现在、创造未来的人生理想。 5、《故乡》体裁是短篇小说,选自《呐喊》,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本文以叙事主人公“我”回乡迁居的见闻感受为线索,描写旧时代中国农民的生活遭际和精神病苦,抒写了作者对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隔膜的深沉忧虑,以及打破彼此隔膜、探求人生新路的执著信念。闰土是 在生活重压之下“辛苦麻木而生活”的劳苦民众的代表,杨二嫂是人格被扭曲的庸俗小市民的典型,“我”是 追求新生活的知识分子的形象。 6、《我的叔叔于勒》是短篇小说,作者莫泊桑,法国作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羊脂球》、《项链》。说以菲利普夫妇因于勒贫富而前后变化的态度,组成令人惊叹的情节波澜,表现 世态的炎凉 ,通过神情、动作、语言描写、形象的表现他们 嫌贫爱富、虚伪自私的灵魂,从而展现了金钱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冷酷关系。 7、《在烈日和暴雨下》节选自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剧本《茶馆》、《龙须沟》等。本文通过对祥子痛苦艰难的生存状况的真实描写,反映了老北京底层生活的小人物的悲惨命运 ,揭露和控诉了 社会的黑暗和残酷 ,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底层劳动者的真挚同情和深刻理解 。 8、《多收了三五斗》是一篇短篇小说,作者叶圣陶,现代著名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原名叶绍钧。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初期 江南农村为背景,通过旧毡帽朋友们“丰收成灾”的遭遇,多方面写出了“多收了三五斗”的农民只能更加不幸与无奈的原因,描绘了旧中国农民共同的悲惨命运,表现了作家对乡村、对农民真挚的同情,让我们体会到作家对当时社会的愤恨之情。 《诗经》二首 一、托物起兴: “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极大的作用。开头以雎鸠和鸣的情景起兴,是为了渲染一种情意绵绵、痴心相恋的情调。鸟儿的呼唤——“关关”,从听觉上触动了诗人的情怀;随声望去——“在河之洲”,又从视觉上引起诗人的遐思——那“窈窕淑女”真是自己理想的伴侣呀! 后文又多次以所爱的人劳动时的优美身姿起兴。 二、韵律和谐: 1、 运用重言(关关) 2、运用双声(参差) 3、运用叠韵(窈窕) 4、运用重章复唱的手法。 9、《成功》选自《流行哲理小品?中国卷》,作者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士、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文章以个人经历说理论述成功之道,分析成功的三个必要条件,指出无论是治学或是干事业,都不能依赖天资和机遇,只有通过勤奋,才能走向成功。 10、《创造学思想录》作者是罗吉尔?冯?奥赫,美国思维科学学者。本文用思想录的形式,借助实例和名人名言阐述创造性思维的特点,主张在自由的状态中发挥想象,打破习惯的思维方式,开阔视野,转换观念,勤于思考,大胆实践。 11、《学问和智慧》选自《理趣小品》,作者罗家伦,现代学者、教育家、思想家。分析了学问与智慧的区别与联系,指出学问固然离不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学问与智慧相辅为用,缺一不可,进而提出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12、《论美》选自《培根论人生》,作者弗兰西斯?培根,英国哲学家,英国唯物主义和现代实验科学的始祖。论证了美德是人类最高的美,勉励人们致力于内在美的追求,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使美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本篇论证的主要特点是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先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再分别举例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后再从道理上论证中心论点。 (3)“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4)借战争谈政治,孟子想借战争的取胜条件来谈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施行仁政,才会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