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教版高三第五册《李杜诗五首》.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高三第五册《李杜诗五首》

诗歌鉴赏典型示例 ?? 2004年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 16.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1)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答: (2)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 (6分)①“空字表达了苦苦等待而没有结果的孤寂、惆怅,增添了全词的“愁”味,使主题更加鲜明。 ②游子思归乡: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 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李白生平及创作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原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出生地为中亚西域的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五岁时,其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 继屈原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一生分为五个时期: 1.二十五岁以前——蜀中读书与任侠时期 2.二十五岁到四十二岁——仗剑去国、追求功业时期 “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开元十八年(730)一入长安,隐居终南山。迁家山东寓居任城(今山东济宁)。 3.四十二到四十四岁——三年长安供奉翰林时期 4.四十四到五十五岁——十载漫游时期 5.五十五到六十二岁——报国蒙冤时期 《峨嵋山月歌》意境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初离乡土,感情非常复杂:一方面,离开故土深深依恋;另一方面,踌躇满志,冀望遍游四海以实现远大理想。因此,外在的画面之优美与内在感情之深沉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峨眉山月歌》是怎样写尽对故乡故人的眷恋的? 诗人借“ 山中月”和“江水流”两个意象来传送眷念之情,这样寓情于景,使情景交融 。另外,诗歌风格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写尽对故乡故人的眷恋。 1.在内容上,两诗都写闻笛。《春夜洛城闻笛》写的是一般的离乡之感;《黄鹤楼闻笛》写的是去国之情。“西望长安不见家”,实际上是眷恋朝廷之意,也就是所谓去国之情, 因为这时李白的家属在江西。 2.在结构上,《春夜洛城闻笛》先写所闻,后写所感;《黄鹤楼闻笛》正相反,先写所感,后写所闻。 鉴赏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写的是草堂外的景象:春天到了,春水遍地,溪面初平,鸥鸟飞来,或翔于水面,或集于溪边。 一开篇诗人写景,从“但见”二字我们可以窥知诗人心中怎样的奥秘? 《客至》情致理趣鉴赏 《客至》情致理趣鉴赏 “无”和“只”两字, 这不是客套话,句句都是实情。老朋友来得突然,草堂距市镇又远,备办来不及了,只拿家里现成的酒菜来招待,更显出主客之间的深厚友情。 《旅夜抒怀》艺术鉴赏 前两联写景,诗眼在“独夜舟”三字上,其余全属烘托。 前两句勾画了这样一个境界:河边孤零零地泊着一只小船,桅杆高耸;岸上只见小草,不见人家,冷落孤寂得很。第三、四句承“夜”字写诗人所见景色:远处,星空低垂,原野辽阔无边;近处,明朗的月光下,江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这样,诗人以壮景写哀情。这难免使诗人感到,在这样的境遇中,一叶小舟显得何等孤单、渺小,它的命运简直可以听凭大自然的摆布;而江水的奔流更使他联想到时光的迅速消逝…… 《旅夜抒怀》艺术鉴赏 最后两句的意思很明白:诗人以沙鸥自况,乃自伤飘泊之意。这跟他刚离成都时写的“万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去蜀》)和此后不久写的“关塞极天唯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秋兴·其七》)语意相同。 《旅夜抒怀》总结 这首诗是感叹身世之作。前一层写旅夜风景,其实是寓情于景,为下文抒怀作铺垫。后一层直抒胸臆。诗人后半生飘泊四方,居无定所,正是因“休官”之故。最后两句形象地概括了诗人的后半生生活,有自伤飘泊之意。 登 岳 阳 楼 上联承上,意思是既无人来,也就懒得去扫门前的花径,由它凌乱下去,表现了诗人失望的情绪,只好甘守寂寞了。这其实正是为下句作铺垫,因为下联说的就是“客至”,它给我们呈现出一幅动人的画面:诗人已多日不闻敲门声了,颇有冷落之感,这天忽闻有人敲门,急忙跑去,开门一看,惊喜万分,竟然是自己的老朋友来了,顿时觉得眼前一亮,喜出望外。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