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still病合并间质性肺疾病2例临床分析.DOCVIP

成人still病合并间质性肺疾病2例临床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成人still病合并间质性肺疾病2例临床分析

继发肺部间质性病变的成人Still病2例临床分析 天津市第三医院呼吸科 曹金钟 李楠 [摘 要] 目的 探讨成人Still病的肺部临床表现、影像及病理学变化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2例临床诊断明确的成人Still病患者的病史资料、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实验室检查及治疗的全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复习讨论。结果 2例病例胸部X线特征为磨玻璃、网状改变及蜂窝状阴影,结合临床症状体征、血气分析等,均符合弥漫性间质性肺病表现,临床抗生素治疗无效,经糖皮质激素联合非甾体抗炎药、中药雷公藤治疗,病情基本稳定,肺部影像学表现较前好转。结论 成人Still病是一种系统性炎症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各脏器,肺脏受累可出现弥漫性间质性肺病,早期行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取得一定效果。成人Still病可间隔10年无症状,而后再出现症状,肺部间质性病变是与本病早期不典型症状同时出现,还是临床疾病进展的结果,尚待进一步研究。[关键词] 成人Still病;肺间质性病变;Still病以往多见于儿童,近年来成人病例屡有报道,且有增多趋势,由于其病因尚未肯定,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伴有多系统受累,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体征,极易造成误诊。本文报告2例继发间质性肺疾病(ILD)的成人Still病,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讨论。 1. 临床资料 例1 患者女性,53岁,因“间断发热2年,咳痰喘憋4天,加重6小时”入院。患者于2年前开始间断发热,体温为骤升骤降,最高体温40℃,并伴有咽痛,前胸、侧胸壁一过性粉红色皮疹,及双膝关节痛,于医大总医院感染科住院2月左右。查风湿免疫:ANCA-C、ANCA-P(-);抗Smith抗体(-);抗核抗体及抗ds-DNA抗体(-);抗核糖核蛋白抗体(-),抗SSA、SSB(-);抗Scl-70、抗Jo-1抗体(-);RF(IgA)、RF(IgG)阴性;多次血培养阴性;骨髓穿刺检查:不除外感染骨髓象。腹部B超:肝胆胰脾未见明显异常。给予广谱抗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万古霉素)及抗真菌治疗无效,改为糖皮质激素治疗五天症状明显好转。出院后继用糖皮质激素(但不规范),体温仍有反复升高。患者否认特殊职业接触史。查体:T36.4℃,R31次/分,BP90/50mmHg;皮肤及粘膜未见皮疹,表浅淋巴结未触及;鼻窦区无压痛,口唇紫绀;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呼吸动度一致,左上胸部肋骨处压痛,双肺底可闻Velcro啰音;心率119次/分,律不齐,可闻及早搏,4次/分,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全腹无压痛,肝脾未触及,移动性浊音(-);未见关节畸形;血常规:白细胞48.2×109/L,中性粒细胞91.9%,淋巴细胞6.8%,外周血涂片未见幼稚细胞;血气分析:PaCO232.8mmHg,PaO252mmHg(吸氧4L/min),PaO2/FiO2=140;BUN:8.01mmol/l,Cr:107μmol/l,外院胸CT(2年前):双肺间质改变,双下肺外带蜂窝状阴影,少量心包积液。急查胸片示双肺间质性改变并感染,左第2肋骨骨质不规整。入院诊断重症呼吸道感染给予规范化抗感染、改善心功能等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临床符合日本“成人Still病研究委员会”于1992年提出的诊断标准,此次入院考虑病情反复,TNT0.18ng/ml,心电图无动态演变,心肌酶正常,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40mg静点,每日两次,后逐渐减量应用,症状明显减轻,最后醋酸泼尼松20mg qd联合雷公藤多甙10mg Bid口服维持治疗(因绝经期妇女,长期不规范应用激素,故而出现骨质疏松、多处病理性骨折长期卧床,无法耐受支气管镜检查),未能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给予补充钙质,合理应用磷酸盐,病情逐渐稳定出院。随访两月,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未再发热,胸片较前无进展。 例2患者女性,57岁,因“发热、乏力1月余”入院,发现糖尿病近2月。患者起初发病时双侧肘、膝关节疼痛,体温38℃以上,最高40℃,呈稽留热,无寒战。于当地医院抗感染(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并伴有以躯干为主的红色斑疹,不突起于皮肤,不痒,无流泪、畏光及卡他症状,转至市级传染病医院,以“麻疹”处理,皮疹渐消退仍伴有中高热,再次以发热原因待查就诊于市一中心医院感染科,胸CT:双肺间质改变;骨髓穿刺检查:感染骨髓象;血培养(仅一次,考虑为污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遂先后给予美罗培南+万古霉素+氟康唑+头孢哌酮/舒巴坦(舒普深)广谱抗感染治疗两周,症状无改善仍有发热,体温39℃以上,加用甲强龙40mg静点,每日一次,连续三天,症状有所减轻,体温仍高(但限于晨起,体温最高未超过38.5℃),家属为进一步治疗就诊于我院。查体:T 38.5℃,P 105bpm,R 18bpm,BP 130/70mmHg,未见皮疹,左腋下淋巴结肿大,鼻窦区无压痛,双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