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编号:生物农药研究中心生测-061120共4页承担单位:福建农科院
编号:[生测-061120], 共页
承担单位:福建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课题编号:
课题名称:
课题负责:
子课题名:
子课题号:
子课题人:
子项目名:
试验项目:番茄带病植株内生菌的分离
试验人员:焦会民 王秋红
试验负责: 焦 会 民
报告日期:2006-11-20
计数月份:2006.10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生物农药研究中心
电话: 0591 传真: 0591
试验目的
植物青枯病是由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毁灭性土传病害,广泛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及温带地区[1]。目前缺乏有效的药剂防治,主要依靠抗病品种。生物防治成为防治青枯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植物内生菌是指其生活史的一定阶段生活在活体植物组织内,又不引起植物明显病害的微生物[2]。植物内生菌中存在着大量的具有拮抗活性的菌株,且内生菌存在于植物组织中,具有稳定性高,低毒等特性,利用植物内生菌进行生物防治具有很大的潜力。本试验主要分析植株不同部位体内内生菌的分布特性,以及内生菌种群的结构特2.2内生菌的分离方法
1)将采回按上部茎、中部茎、下部茎部位截取并称重
2)将各部位样品分别在75%酒精中浸泡2s,然后用次氯酸钠消毒3min,无菌水冲洗3次
3)用灭菌的滤纸吸干水分,加100ml无菌水于榨汁机中研磨成匀浆
4)移取研磨液5)取每个稀释度的菌液0.ml均匀地涂布于NA培养基的平板上,平板于30℃人工气候箱中培养根据菌落的形态、颜色、大小、光泽、硬度、透明程度、表面情况等特征以及显微镜镜检的特征来鉴别不同的菌株。
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计算菌落
内生菌种类
菌落特征
菌落数
含菌量cfu/g
根部
3
颜色较浅,有白边,中间凸起。
较小菌落,白色透明
黄色菌落,圆形,中间凸起。
150
100
50
3.17×107
2.1×107
1.1×107
茎上
3
黄色菌落,圆形,中间凸起
白色较大菌落,边缘规则。
颜色较淡黄色菌落,边缘不整齐。
100
200
50
5.3×109
1.04×1010
2.6×109
茎中
1
1.黄色小菌落,圆形,无光泽。中间凸起。
19
9.9×106
茎基
2
1.白色菌落,中间凸起,菌落较小,圆形
2.透明状,菌落较大,中间凸起,有光泽,
11
41
2.11×106
7.9×106
图片1:番茄带病植株茎基部
图片2:番茄带病植株根部
图片3:番茄带病植株茎上部
图片4:番茄带病植株茎中部
试验结论
从实验结果来看,带病番茄植株在茎上部的菌含量最大,达到9个数量级,再依次是根部,茎中部,茎基部。
总共分离到9株内生细菌,这些都是从形态上初步判断不是同一种,还需要进一步做鉴定。 参考文献
[1]龙良鲲,肖崇刚,窦彦霞.防治番茄青枯病内生细菌的分离与筛选.中国蔬菜,2003,(2):19-21.
[2]姜怡,杨颖,陈华红等.植物内生菌资源.微生物学通报,2005,32(6):146-147. 茎基部 茎上部 茎中部 健康番茄植株 5.6.7 5.6.7. 5.6.7. 4.5.6 病的番茄苗 5.6.7. 5.6.7 5.6.7. 7.8.9. 表2:番茄健康各部位称重原始数据
种类 根 茎下部 茎中部 茎上部 病株 4.73 5.19 6.08 1.92 健株 3.39 3.47 2.5 1.6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