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_地球公转和其地理意义
第四讲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霹伏磺诵费贿勾贴鸿皑冗挠址相谨共基血貉茹腾鸦尼寻蚌芜横畜凛唉取豆高三_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高三_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一、地球公转运动的一般规律(方向、周期、速度)
;;;北半球夏季时间长于南半球;原因;1.“月船1号”在绕月轨道上运行,无动力作用时,其公转速度( )
A.近月点时公转角速度较快
B.降轨前公转线速度较快
C.公转速度始终恒定不变
D.在圆形极月轨道上时快时慢;印度首个月球探测器“月船1号”于2008年10月22日升空,11月8日进入绕月轨道。其后经过多次机动降轨,使轨道远月点高度从7 502千米降到100千米,近月点高度从200千米降低到100千米,由初始的椭圆形工作轨道最终变为圆形极月轨道。据此回答1、2题。;;太阳直射点总是在南北纬23.5°之间往返运动;黄赤交角
;探究点一 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孤叉哄褪翔豺冯缝外稳牙钙编恭剔章末孟仅碟对疮篓淀闰璃钩阴颠特倪彤高三_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高三_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下图中XOY为地轴,MN为赤道,EF、E′F′
为回归线,ST、S′T′为极圈。读图回答问题。;(4)为了研究黄赤交角对地球自然环境的影响,假设黄赤交角变为0°,这时,在地球上可能会出现的自然现象有(多选) ( )
A.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B.各地全年都昼夜平分
C.各地气温都无日变化 D.各地都无四季变化
E.无大气环流现象 F.自然地理环境无区域差异
(5)若黄赤交角变为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极出现极昼的天数增加
B.温带范围变大到30°
C.7月,南半球中低纬地区昼长与夜长的差值加大
D.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增大;探究点二 昼夜长短的变化;;
基础梳理
1.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 ,全球昼夜等长。
太阳直射 ,北半球昼长夜
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夏至日太阳直射 ,北半球
各纬度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
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南半球与北半球; 太阳直射 ,北半球昼短夜
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冬至日太阳直射 ,北半球
各纬度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其
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南半球与北半球;一个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就北半球而言
下列日期中张家口白天时间开始变长的是( )
A 夏至日 B 冬至日 C 春分日 D 秋分日;那么,对于不同纬度间的地区昼夜长短的状况还表现出怎样的分布特点呢?
;仔细观察上图,可看出昼夜长短表现出怎样的纬度分布规律?;昼夜长短纬度变化规律:
①对称规律:
②递增规律:
③变幅规律:
④极昼、极夜规律:;读图,完成1~3题。;*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
;日出日落时间(地方时)与昼夜长短的关系:;1.当北京昼长大于夜长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可能在( )A.赤道以南地区 B.由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C.由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 D.由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 (2008·海南地理·T13、14·6分)下图中a为纬线,P、Q两地经度相同,相距800千米。据此完成1、2题。;探究点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梯差据沤鞍埔鸵娶陈龚彰闽佩胡煞业俄畏护捂敖番泡瓢曹萝诵涣动慧孔赎高三_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高三_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1. 正午太阳高度的形成:
如右图所示。
太阳光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 (一)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
——空间变化规律 (时间不变);
;不同纬
度地区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季节变化规律:;(1)确定地方时;(1)确定地方时:;(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某学校(1100E)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测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太阳高度。如下图,垂直竖立一根2米的竿OP,正午时测得竿影长OP’,通过canα=OP/OP’算出正午太阳高度α。据此回答:
⑴该小组每天量测影长时,北京时间应为( )
A.12∶00 B.12∶40
C.11∶20 D.11∶0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