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衣无缝巧变换——“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作文指导 (3000字).doc

天衣无缝巧变换——“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作文指导 (3000字).doc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衣无缝巧变换——“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作文指导 (3000字)

天衣无缝巧变换——“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作文指导 (3000字) 天衣无缝巧变换——“恰当选用叙述的角度”作文指导 江苏省泰兴市蒋华中学 唐 云 (本文已发表于《学苑新报》苏教版高一语文) [方法指津] 叙述角度是指作者叙述的观察点、立足点,即作者是以什么身份,站在一个什么位置上来进行叙述的。写人叙事,总是存在一个最佳的叙述角度。如《一个人的遭遇》,重点选用第一人称,在形象叙述索科洛夫的悲剧命运的同时,真实地展现了他内心一波三折的情感变化,使读者深受震撼。 叙述角度通常可分为三种。以当事人的口吻来叙述的,是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作者站在旁观者的立场,以局外人的身份展开叙述的,是第三人称的叙述角度。第二人称的叙述角度,相对比较特殊,建议可先不考虑运用。恰当选用叙述角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1、理清作者、叙述人及叙述角度的关系。第三人称的叙述角度,叙述人往往就是作者,即作者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叙述他人的事情。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叙述人不一定是作者,如果是叙述作者亲历的真人真事,叙述人既是作者也是故事中的人物;如果作品中的“我”只是作者虚构创作的人物,那故事的叙述人就不是作者。如《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我”是故事的叙述人,但不是作者。其次,叙述人也不等于叙述角度,以“我”为叙述人的作品,可以是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此时叙述人是作品的主要人物或作者;也可以是第三人称的叙述角度,如果叙述人仅仅是作品的次要人物。 2、以题材、体裁及叙述效果为依据恰当选用。选用哪一种叙述角度,并非作者随意为之。从题材上看,真实而范围较小的题材,尤其是作者所亲历的事件多用第一人称;虚构或范围较广的题材多用第三人称。从体裁上看,日记、书信、自传、回忆录等叙述性散文常用第一人称,如《安妮日记》选用的是第一人称。其余则以第三人称为主。就叙述效果而言,第一人称能使文章自然真切,易打动读者;第三人称方便叙述,且几乎不受限制,但易使读者产生距离感。 3、应保证叙述角度的统一和清晰。在文章中,要特别注意叙述角度的统一,因此最好选用一种叙述角度,否则出现叙述的头绪不清、脉络混乱等现象。确实需要交替使用叙述角度,也不能过于频繁,而且在角度转换时,必须用过渡句等方式交待清楚,以提醒读者。此外,在第三人称的叙述角度中,若故事涉及两个以上的人物,最好不用人称而应直呼其名以免引起读者的混乱。 [经典片段] 片段一 我在明尼苏达州莫里斯圣玛丽学校任教时,他在三年级第一班就读。全班34名学生都是我的宝贝,但马可?艾克伦却是最特别的一位。他的外表十分干净,常带着那种活着真好的态度,使得偶有淘气的表现都变得令人喜欢。 马可也很爱说话,我得一再提醒他不经允许不可开口。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每次受批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