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章制度.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典章制度

一、官制 中国的职官机构始于夏朝。商周时期,贵族职官制度趋于定型和成熟。到战国、秦汉时期,除旧布新,又形成了官僚制度。 (一)古代官制的沿革 贵族政治:夏、商、西周、春秋时期 官僚政治:战国、秦汉以后 1.夏商时期 夏:最高官职是“后”,以下是卜筮官、宣令官、车正、牧正等。其中卜筮官是现实世界与神灵世界的使者,权力最大。 商:“王”,王以下统治机构分为“内服”和“外服”。 内服——王畿内的地方,属于王直接统治区。 外服——王畿以外的地方,属于封臣统治的地方。 2.西周时期 继承商制,周王称“天子”,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分封制 宗法制 3.春秋时期 诸侯国纷纷成为独立的国家,形成更完备的职官制度。 中央——设卿,担任君之辅臣,平时为最高行政官,战时担任将帅。 地方——国野制。按什伍制将居民编制起来,设官管理。 4.战国、秦汉以后 建立新的官僚体制,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员均由国君任免,崇尚任人唯贤。大量官吏起于平民,形成布衣将相之局。 官吏的任官凭证是象征权力的玺,一般领取实物为俸禄。 秦 中央——三公九卿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地方——郡县制 县,万户以上者设令(县令),万户以下者设长(县长)。 汉 汉承秦制,汉武帝时,设“中朝”,广开任官渠道,逐渐形成为宫内决策机构,并与以丞相为首的政务机构“外朝”对应,削弱相权。 隋唐 中央——三省六部制 中书:起草 门下:审议 尚书:执行 地方——实行州、县两级。州设刺史,县设县令。 县以下农村实行乡里制。城市居民以坊为单位,设坊正。(基层单位) 三省六部制图表 宋 中央——设中书门下,是宰相集体处理政事的最高权力机关。设枢密院,总理全国军务。设三司,即盐铁、度支、户部,主管财政,号称“计省”。设御史台,掌管监察。 地方——道、州、县三级 元 中央——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 另设与之相近的府院机构,如:宣政院(主持全国释教及吐蕃政务),宣徽院(负责宫廷饮食),翰林国史院(奉旨撰写文字兼修国史) 地方——行中书省,行省制确立,一直沿用至今。 明 中央——废丞相,六部直隶于皇帝。后建立内阁制,起初殿阁大学士品阶低,只充当顾问,无决策权。后来,大学士开始参与政事讨论。 地方——设三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三者互不统属,相互制约。布政使、按察使之下设知府一级,府下设州县,分别设知州和知县。知县,官小职卑,是为父母官。 清 中央——进一步强化皇权,设立军机处,受皇帝召见,跪奏笔录,上传下达。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帝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皇权顶峰) 地方——分省、府、县三级 总督、巡抚成为省级最高长官。 小结 秦汉以后的官制在保持继承性的同时,还注意不断调整,造成沿革和变化的有效结合的局面,并积极推进了一下政治目标的实现: 1.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2.中央各机构的相互制约。 3.建立正常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减少地方分裂割据的危险,维护了大一统的局面。 (二)选官制度 分为三种类型:贵族世官制、察举征辟制、科举制 1、贵族世官制 依据分封制和宗法制,凡贵族依其爵位不同,都要承担不同的官职,爵位可世袭,官职亦可世袭。 春秋末期,走向衰落。 2、察举征辟制 战国时期,各国官僚制建立,举贤授能选官方式推行。 汉武帝时:察举制——孝廉、茂才 程序:推举—考试—任郎官—授官职 征辟制——征,皇帝下诏征聘。辟,征调人才。 体现了政府对人才的礼遇和重视,目的为破格录用人才。东汉末年,成为保证私门利益的工具,逐渐走向衰落和腐败。 3、九品中正制 各州郡设中正官,中正官的任务就是品第人物,评价人才。 品分为九等,九等又分为二类,上品、下品。 品级与管制一致,反映重家世、道德、才能的选择标准。 后期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4、科举 隋唐时期确立,开科取士,为庶族地主参政开辟了道路,扩大了封建统治阶级基础,同时了提升了文化素养。宋明以后实行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对明清社会产生了巨大的毒害,至1905年,正式废除。 二、法律制度 1、法典 周:《吕刑》 战国:《法经》“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秦:《秦律》,此后,凡国家颁布的法典均称为“律”。 汉:《九章律》 唐:《唐律》 明:《大明律》 清:《大清律》 2、重要 的罪名、刑名 罪名的规定,为了打击处罚各种已经实施和将要实施的犯罪行为。 “十恶不赦”:一曰谋反,二曰谋大逆,三曰谋叛,四曰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