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干隆宫廷画师——金廷标绘画研究-国立中央大学艺术学研究所.pdf

清干隆宫廷画师——金廷标绘画研究-国立中央大学艺术学研究所.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清干隆宫廷画师——金廷标绘画研究-国立中央大学艺术学研究所

議藝份子 第十四期 清乾隆宮廷畫師——金廷標繪畫研究 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 楊婉瑜 前言 清高宗乾隆 22 年( 1757)第二次南巡時,民間畫師金廷標 (?-1767 )自薦 呈進 《白描羅漢冊 》。因得皇帝賞識 ,遂命其入畫院祗侯。直至乾隆32 年( 1767), 畫家因病辭世 ,方才結束他在宮內的服務時間。據胡敬《國朝院畫錄 》所載 ,金 1 廷標工人物 、花卉,約有八十餘件作品 ,數量僅次於張宗蒼與丁觀鵬 , 足見金 廷標在宮內深獲重用 。目前學界對於金廷標的研究 ,尚屬零散片段,或從《內務 府造辦處各作成活計檔 》(以下簡稱 《活計檔 》)斷其入宮時間 、卒年,以及宮內 2 實際的創作活動 ;或引清高宗題畫御製詩 ,闡釋乾隆皇帝對其人畫藝之評價 。 本文將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 ,整理《活計檔 》、《清高宗御製詩文全集 》中有 關金廷標的文獻記錄,以期通盤了解畫家在宮內具體的創作活動 。另外,透過清 高宗御製詩意 ,分析皇帝對金廷標畫作的態度與評價,進而推估畫家於清代畫院 的地位 。本文擬就三方面進行論述:首先,簡要陳述清乾隆朝畫院制度,並藉由 清宮檔案重現金廷標在宮中的待遇等級 。再者,將以第一手資料《活計檔 》為主 , 討論金氏的合筆畫 、風俗人物畫;另就御製詩探求乾隆如何看待金廷標之作。文 末,將討論畫家具教化意涵與工筆仕女兩類女性人物畫 ,並比較金廷標工筆/寫 意兩種畫風 。 1 參見聶崇正 ,《宮廷藝術的光輝 ——清代宮廷繪畫論叢 》(台北 :東大圖書,1996 ),頁 115 。 2 學者對於金廷標之相關研究 ,書籍部分可參考楊伯達,《清代院畫 》(北京 :紫禁城出版社, 1993 );聶崇正 ,《宮廷藝術的光輝 ——清代宮廷繪畫論叢 》(台北 :東大圖書,1996)。期刊文章 可見江瀅河 ,〈乾隆御製詩中的西畫觀 〉,收於 故宮博物院院刊《 》,第 6 期(北京 :紫禁城出版 社,2001 ),頁 55-60 ;王耀庭,〈乾隆的宮廷畫師 —— 金廷標〉,收於 故宮文物月刊《 》11 :7 = 127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3 ),頁 44-57 ;邱士華,〈清高宗 「集大成」訓練課程——複 製青羊 〉,收於 故宮文物月刊《 》23 :4 =268 (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05 ),頁 24-35 。論文 則可參見冉談,《清前期宮廷繪畫機構及畫家 》,中央民族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2006 。另外,凡著 錄所載的金廷標畫作 ,可查詢福開森編,《歷代著錄書目上 》(台北 :台灣中華,1968 ),頁 182-184 。 25 清乾隆宮廷畫師—— 金廷標繪畫研究 一、從民間畫師到宮廷畫家 清初皇太極建立的封建體制中 ,「內務府」為管理皇家事務的專門機構 。滿 清入關後 ,內務府一度被十三衙門取代。直至康熙裁撤十三衙門,復設內務府後, 3 才使其穩步發展成日後職官人數最多,組織也最為龐雜的衙門 。 內務府之下有 養心殿造辦處 ,負責製造、修復、收貯御製器物;養心殿造辦處之下又設有各作 4 坊,當中專屬繪畫活計之作坊 ,即是清前期宮內主要的繪畫機構 。 根據學者冉談之研究 ,可知清初繪畫機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的發展歷程。康 熙、雍正期間 ,由「畫作」統理宮廷繪畫的製作 。「畫作 」設立於康熙 32 年( 1693) 之後 ,起初附於「裱作 」之下 ;直到雍正5 年( 1727),畫作才自裱作獨立出來 , 形成單一條目 。此外,在雍正

文档评论(0)

yanchu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