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对现代社会的启示.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语》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论语》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作者:高远 《论语》全书共二十篇,以“仁、礼”为核心,涉及政治、教育、教育、礼仪、经济、文学、天道观、认识论等多方面的内容,并没有严格的分类。但是为了研究方便,本文将会从政治主张、教育原则、伦理道德和品德修养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并分析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及给予我们了哪些启示。(由于能力有限,在这里我仅研究前五篇的部分章节) 一、政治主张 关于政治主张,《论语》中有很多描述,在这里我简要分析一下其中的几句: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供之。’” “子曰:‘道之以刑,齐之以政,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以上两章说的都是治国的方略,第一章侧重于道德感化;第三章侧重于法治和德治相结合。这和我国现在实行的治国方略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即依法治国个以德治国相结合。但仔细分析一下,它们还是有区别的,《论语》中的法治和德治相结合中,孔子更加注重德治,他主张以道德教化为主,很多情况下,如果德治能达到治国安邦的目地,那法治就没有存在的必要的了。现代社会恰恰相反,现代社会实行的是依法治国为主,以德治国为辅的治国方略,单从这一方面来看,可以肯定地说中国现代社会的确是退步了,法治的最终目地就是让其慢慢淡化出历史舞台,天下太平,仅依靠德治就能使社会安定。所以,与孔子描述的相比,现代社会的却是退步了。因此,孔子为当代社会提供了其奋斗的目标,如果有一天中国社会真的能够实现“以德为主,法治为辅”的目标,那我们离共产主义社会就真的不远了。 二、教育原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来,《论语》中是很注重学习方法的,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好的学习方法:学习要经常复习;经常温习旧知识就能有新发现;学习不思考就会容易受骗,只思考不学习就会很危险,学习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等等,这些学习方法不仅仅只适用于那个时代,对现在的我们也是很实用的。我们都知道,中国当前的教育现状是令人担忧的,只是机械的学习、考试,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根本就没有思考过自己所学习过的内容,这样的学习方式是很难有所收获的。当然了,虽然目前中国教育这个大现状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从自身做起,勤于思考,及时温习、巩固所学习的知识,做到学以致用,这样的学习才叫真正的学习。 三,伦理道德 对于伦理道德的解释和描述及如何运用是《论语》的核心内容,而面对当今道德缺失的社会,《论语》中的伦理道德对于它的全面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我们就挑几章简要的研究一下: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问。’”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在《论语》中,孔子倡导的正是当今社会所缺失的。孔子认为,如果一个人只依靠自己的利益去行事,就会招来很多怨恨。可见孔子是反对以利益为中心的,但是现代社会恰恰就是围绕着“利益”而发展的,没有了利益就没有了一切。虽然这样说有一点夸张,但是这得确是事实,为了利益,人可以放弃其最基本的道德,这种“利益”至上论对社会伦理道德也产生了很坏的影响。前一段时间,“碰瓷”这个词在网上很流行,:“碰瓷者”的做法就是假装别人撞到你了,然后就躺到地上讹人家钱。做这种事的大部分是老年人,这让我很吃惊,在我印象中,老年人应该是经历了社会洗礼后的一个有道德的群体,怎么还会发生这种事呢?都是利益惹的祸! 这个社会本来就是一个敏感的社会,人们做好事时总是战战兢兢,生怕被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待。而“碰瓷”这件事刚好被媒体大篇幅的报道,这就更加刺激了人民大众的神经,所以说一旦遇到了真正晕倒的老人,就没人上前去帮忙了,这就进一步导致了社会公德的丧失。 针对这种现象,孔子给我们了一个指导:“不要放于利而行。”其实这件事从根源上说是由于追逐利益引起的,即“碰瓷者”为了追逐利益而去“碰瓷”,路人为了避免自己的利益受损而拒绝伸出援手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那么,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人人都按照孔子所说的去做,人与人之间没有了利益的纷争,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关于伦理道德,我还想再说一下孝。在《论语》中,孔子是很注重孝的,从其在《论语》中的表述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来。我认为孔子的孝与现代社会的孝还是有区别的,时代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