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思想对德行教育的启示第二稿.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孔子思想对德行教育的启示第二稿

(二)、孔子人格的启示 1、孔子乐观、不惧怕困难。 《论语·述而》: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二)、孔子人格的启示 2、孔子好学、谦逊。 “夫子圣矣?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圣矣。”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二)、孔子人格的启示 3、孔子直道而行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二)、孔子人格的启示 4、孔子与人为善 《论语·述而》:“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论语·颜渊》:“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学而》:“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二)、孔子人格的启示 5、孔子忧世忧民 王充《论衡·问孔》:“文王、孔子,仁圣之人。忧世闵民,不图利害,故其有仁圣之知,遭拘厄之患。” 《论语·宪问》:“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舆?” 《论语·宪问》:“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二)、孔子人格的启示 6、孔子人格和思想中的消极因素(两个强调得太重、两个鄙视得太轻): 第一,对于君的地位看得过重 第二,把贤人政治强调过了头 第三,鄙视技艺,阻碍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四,鄙视妇女 (二)、孔子人格的启示 小结:孔子是人,不是神。他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与缺点都包括在他的品格中。但他是一个品德高尚的知识分子。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为此而贡献了自己的一生。 (三)、孔子教育思想的启示 1、“有教无类”的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最光辉的思想,则是“有教无类”这一命题。短短四个字,把历史分为两截。 2、孔子比较强调人们的知识来源于学习。 “性相近,习相远。”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述而》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不如丘之好学也。”《公冶长》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三)、孔子教育思想的启示 (三)、孔子教育思想的启示 3、孔子对某些学习的规律作了概括,并以此作为他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了比较系统且合理的教学方法的教育家,包括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学习结合、乐学等,其中的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尤其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孔子教育思想的启示 孔子教学比较注意因材施教。他很注意受教育人的具体情况,对不同的学生,给以不同的教育。他的弟子问仁、问政、问君子等等,他往往是根据不同的对象给以不同的回答。为此,孔子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就比较注意用启发式——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 孔子主张“乐学”,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以学习为乐,这是主动学习的最高境界。对于多数人来说,学习并不是一件快乐的事,所以孔子强调“乐学”的重要性。学何以有乐,“有所得而乐之也”(朱熹《集注》)。孔门学生在孔子的教育下,常有所得,自然易于达到“乐学”的境界。 (1)温故知新: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 (3)以身作则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全心全意:“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子罕》) (5)教学相长:“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4、师说 结束语: 孔子是一部大书,需我们好好去读!孔子是一个先生,愿追随他去学习。孔子是一位学者,其道德文章是为师表。孔子是一位智慧而率真可爱的老人,走近他终身受益。孔子是中国传统文化光彩夺目的篇章,泽被万世。对于我们来说,孔子是人,不是神,也不是那个供在庙里的泥塑金塑的任人化妆的假孔子。 孔子思想 对德行教育的启示 林文树 2015年3月 在中华文明存续和发展的漫长时间里,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同时也在丰富和扩展着中华文化的内容和内涵,应该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