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学论文发表中国古代民居与现代居住建筑的有机结合
中国月期刊咨询网
社会学论文发表:中国古代民居与现代居住建筑的有机结
合
副标题#e#
中国古代民居与现代居住建筑的有机结合
黄源
广西荣泰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广西柳州545007
摘要:中国古代民居和古老的中华文化差不多是同步发端和发展的,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稳定的系统,通过中国的古代
民居,可以清晰的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脉络。在现代社会,作为过去十几年里中国社会变革的重要载体,居住
建筑的变化是史无前例的,现代人的居住理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主要概括了中国古代民居的主要特征,介绍了
现代人的居住理念,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结合及建筑技术是如何实现这这两者的有机结合的。
关键字:中国古代民居;现在居住理念;结合;建筑技术
1中国古代民居的特征
1.1中国古代民居的形式
中国古代民居的形式用很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有不同的民居形式,具体有以下几种:
(1) 根据它的平面分类:有方形、圆形等;
(2)根据材料分类:有草顶房、灰土顶房、泥土项房、竹顶房、砖顶房、瓦顶房等;
(3)根据构造分类:有木构造房、土造房、砖构造房、砖木混合式房、砖石混合式房等;
(4)根据民族分类:满族民居、汉族民居、白族民居、黎族民居、蒙古族民居、维吾尔民居、回族民居、藏族民居
等等;
(5)根据地理和气候的决定因素结合背后的文化分类:黄河中下游地区民居、长江中下游民居、西南民居、岭南地
区民居。
1.2中国古代民居的空间形态
中国古代民居因为地区和文化的差异,呈现出很多的空间形态,但是它们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有一些共同的特
征。
1.2.1民居空间的内向性
内向性是中国传统建筑最明显的特点之一,民居作为中国建筑的一部分,也体现出了内向性的特点。北京的四合院,
西北的窑洞,岭南的客家民居等,这些民居都呈现出了四面封闭的形态,这些形态主要以方形为主,也有圆形,很多
住宅外墙上为了保持住宅内部的隐秘性而不开窗户,只有门是对外交流的出入口。
1.2.2民居布局的对称性
中国古代民居大都采用群体组合的布局形式。中国民居的三合院、四合院形式正是以庭院为公共中心的向内的家庭组
合体,建筑的组成有严谨方整的格局。单看建筑之间的关系,是围绕纵横轴线形成前后左右对称的布局;单看庭院空
间,也自成完整的格局;单看建筑群之间的相互连接的檐廊、转角回廊、院墙与垂花门等,也是自成格局的。因此,
一座完整的民居不论规模大小都组成严谨清晰的对称格局。
1.3人与建筑的对话
人与建筑的对话,开始于人类躲进山洞里抵御寒冷,用抽象的图形表达思想,捡起木柴搭棚遮风避雨的时期,因为人
们有了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需要一个相对固定而安全可靠的居所,也就产生了与最初的建筑雏形的基本的对话。人类
因为有了居所而安定了,居所因为有了人的活动而温暖了。这是朴素的、原始的对话。不知过了多少年,当越来越多
的人聚集、生活、争斗时,天然的原始的建筑不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人们有意识地创造了聚居之所、交易之所、争
战之所,最初的“城”和“市”慢慢形成,并渐成规模。
1.4居住的行为科学
居住的行为科学属于团体行为理论。团体行为理论包括正式团体和非正式团体,松散团体、合作团体和集体团体等。
主要是研究团体发展动向的各种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关系。行为科学提出了以人为中心来研
究管理问题,肯定了人的社会性和复杂性。
2现代人的居住理念
纵观中国古代的人居变迁史,客观自然和经济条件决定了人们的居住理念,而人的经验和文化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
形成一定的理念,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居住形态。对中国人来说拥有自己的房子就拥有了安定,如果没有了自己的房
子似乎一生的功业都是妄谈。
在现代社会,作为过去十几年里中国社会变革的重要载体,住宅的变化是史无前例的。它首先最直接地表现在居住空
间的急剧扩张,空前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上。现在城市居民的居住理念已经在改变,住宅空间选择权的行使使我们
的居住文化也在发展。人们在满足了安居乐业最基本要求后,开始追求平和诗意的心境、田园风光的惬意,开始向往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的那份自得,开始向往逃离都市,归隐山林。出现了“逆都市主义”、“新都市
主义”等,这可以看做是人类心灵的回归,人类历史发展总是这样周而复始地轮回,特别是优秀的传统文化。
近年来,健康住宅的理念和技术得到了较好的推广与应用,并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认可。“健康”的居住已经不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