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宠物源人兽共患病——蜱与蜱病
幼 虫 体半透明,黄或棕黄色,大小约0.5~1mm,饱血后可增大2~3倍,有足3对。 若 虫 外形已接近成虫,但体较之为小,有足4对。 成 虫 卵 椭圆形,浅黄色或棕黄色,0.5-1mm 蜱的结构 (1)假头:位于体前部。硬蜱假头位于体前端,从背面可见。软蜱假头位于体前部腹面,从背面看不见。 ( 2)体躯:两侧对称,前窄后宽。构成体表的几丁质有坚厚和柔软之分,据此可将蜱类分为硬蜱和软蜱。 蜱的幼虫、若虫及雌雄成虫均吸血。成蜱多侵袭大型哺乳动物和人类,幼虫、若虫多以小型动物和鸟禽为供血宿主。在蜱的发育过程中,有的要求单一宿主,有的则可寄生于多种宿主。幼虫、若虫、成虫在发育过程中必须至少吸血一次才能完成其发育。每次吸血约需要3~6天且多在夜间完成。蜱在没有供血宿主的情况下,耐饥力极强,硬蜱幼虫可耐饥1个月以上,若虫半年以上,成虫1~2年;软蜱的耐饥力极强更强,一般可耐饥1至数年,个别若虫和成虫可耐饥达14年之久。 生 态 习 性 孳生环境 蜱大多生活在野外人烟稀少的地方,具体环境因蜱种不同而异。一般须具备较适宜的温湿度条件和较充足的供血宿主。如全沟硬蜱、嗜群血蜱适于灌木丛和林间草地,边缘革蜱多见于草原牧场,钝缘蜱主要生活于草原的兽类洞穴和家畜厩舍等处。 1. 硬 蜱 密 度 调 查 (1)人工小时布旗法 用1m见方的白绒布旗帜,在调查地段进行定时拖布。拖蜱时,手持旗杆伸向一侧,使布旗平铺于草丛上,以等速缓步向前行走,每10m观察一次。将附于旗上的蜱捡入玻管,每小时捡获蜱数即为密度,单位:只/布旗人工小时。 (2)人工小时人体诱蜱法 身穿白色防疫服,在草丛中缓慢步行1小时,随时观察有无蜱上身,如有则捡入玻管并计数,单位:只/人体小时。 (3)牲畜体表 捡 蜱 法 选择同一牧场的牲畜编号,定期(每5~15天)收集1次,每次尽可能将牲畜体表的蜱捡干净。所收集牲畜体表蜱的平均数即为该牧场的蜱密度,单位:只/头。 (4)幼、若 蜱 密 度 调 查 法 选择一定的地理景观,用鼠笼捕获一定数量的活鼠带回实验室用乙醚或氯仿将鼠麻醉,收集鼠体表的幼、若蜱,平均每只鼠体上的蜱数即为密度,单位:幼蜱、若蜱数/鼠。 2. 软 蜱 密 度 调 查 法 鼠洞掏蜱法 用长柄勺铲 将鼠洞中的浮土,包括四壁浅层土壤尽可能掏出,放入筛内在光线好的平坦地面上筛去细土,静待片刻,在筛上寻找成虫和若虫,在筛下细土表层寻找幼虫。用镊子将蜱装入玻管中,单位:软蜱数/洞穴。 在皮肤上的蜱 危害 吸血宿主血液 造成宿主皮肤炎症 分泌的毒素被宿主吸收,严重的造成麻痹 传播多种微生物疾病和寄生虫疾病 已知蜱可携带83种病毒、31种细菌、32种原虫,严重的有森林脑炎,此外还有蜱传出血热、Q热、蜱传斑疹伤寒、野兔热、莱姆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巴尔通体感染等。蜱传疾病极少见人传人现象,但是,接触含有较大量病原的血液或分泌液,有可能感染发病。 尚未发现人传人的证据。急性期病人血液可能有传染性。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临床表现 一、伤口:是由硬蜱或软蜱的口器刺入皮肤后引起 的。二、皮疹特点:水肿性丘疹或小结节,红肿、水疱或淤斑,中央有虫咬的痕迹。有时可发现蜱。三、自觉症状:瘙痒或疼痛。 四、蜱麻痹:系蜱唾液中的神经毒素所致,易发生在小儿,表现为急性上行性麻痹(沿N逆行),可因呼吸衰竭致死。五、蜱咬热:在蜱吸血后数日出现发热、畏寒、头痛、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蜱虫叮咬人后症状 蜱虫叮咬人后会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细胞,引发热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多脏器功能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 蜱虫叮咬人后,大多起病急而重,主要症状为发热、伴全身不适、头痛、乏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腹泻、厌食、精神萎靡。 伤口情况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即“蜱虫病”,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近在我国中部地区发现的由布尼亚病毒引起的新发传染病。该病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表现,大多数患者有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和乏力等表现,其中少数重症患者可因多脏器损害,救治无效死亡。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 卫生部于2010年10月发布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要求各地按其要求,发现病例后,通过网络报告。 取蜱方法 一、发现停留在皮肤上的蜱时,切勿用力撕拉,以防撕伤组织或口器折断而产生的皮肤继发性损害。可用氯仿、乙醚、煤油、松节油或旱烟涂在蜱头部待蜱自然从皮肤上落下。 二、对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