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斜井三水平开拓综合机械化采毕业设计
目 录
1 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 1
1.1 矿区概述 1
1.2 井田地质特征 3
1.3 煤层特征 9
2 井田境界和储量 14
2.1 井田境界 14
2.2 矿井工业储量 14
2.3 矿井可采储量 16
3 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0
3.1 矿井工作制度 20
3.2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20
4 井田开拓 22
4.1 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 22
4.2 矿井基本巷道 28
5 准备方式——采区巷道布置 37
5.1 煤层的地质特征 37
5.2 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38
5.3 采区车场选型设计 42
6 采煤方法 44
6.1 采煤工艺方式 44
6.2 回采巷道布置 57
7 井下运输 60
7.1 概述 60
7.2 采区运输设备选择 62
7.3 大巷运输设备选择 65
8 矿井提升 68
8.1 概述 68
8.2 主副井提升 68
9 矿井通风及安全 71
9.1 矿井通风系统的选择 71
9.2 防止特殊灾害的安全措施 77
10 设计矿井基本技术经济指标 79
主要参考文献 81
1 矿区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
1.1 矿区概述
1.1.1 地理位置
章村矿位于河北省沙河市白塔镇境内,井田地理坐标为:东经114°14′46″至114°17′5″,北纬36°51′23″至36°54′14″。东距京广铁路线褡裢(沙河市)车站约24 km,褡裢至矿山村支线在权村车站及工业广场设有专用支线。井田北部有褡(褡裢)石(石盆)公路通过,邢(邢台)都(都当)公路从井田中部穿过,矿区交通便利。如图1-1所示。
图1-1 交通位置图
1.1.2 地形地貌及水系
井田位于太行山东麓山前丘陵地带,属山前台地地形,地势西高东低,并被北西西向的次一级分水岭切割。地形最高处为龙嘴山,海拔250.30 m,最低处在朱金紫村,海拔156.80 m。
井田范围内无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
1.1.3 气象及地震
⑴气象
区内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春旱,夏热,秋雨、冬寒的特点。根据邢台、武安气象站资料,多年平均气温为11.6 ℃,七月份最高(26.4 ℃),元月份最低(-3.4 ℃),极端最高气温41.8 ℃ (1968年6月11日),极端最低温度-19.9 ℃(1967年1月5日)。年最大降雨量1427.7 mm(1963年),最小263.3 mm(1972年),年平均为576.2 mm;月最大降雨量1026.3 mm(1963年8月),日最大降雨量为304.3 mm(1963年8月4日),雨量多集中在每年的七、八月份。
年最大蒸发量2792.9 mm(1960年),最小1257.1 mm(1964年),年平均为1977.2 mm,月最大蒸发量495 mm(1972年6月)。降雪及解冻日期,每年11月中旬左右至次年3月份,约120余天。冻土厚度130~440 mm,平均320 mm,平均风速3 m/s,最大风速18 m/s。风向以北、东北及南为主。
⑵地震
沙河市处于太行山山前断裂带,邢台老震区边缘,从有地震历史记录以来,微震频繁,强震不断,涉县1314年10月5日发生6级地震;磁县1830年6月12日发生7.5级地震;隆尧县1966年3月8日发生7.2级地震,均有震声如雷、房屋倒塌、地裂缝、井水溢现象,人畜受到不同程度的伤亡。国家地震局地质大队1977年3月15日以地鉴字第030号文下发了《关于鉴定沙河县,磁县、峰峰矿区地震基本烈度鉴定意见》的文件,该文认为沙河县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1.1.4 电源与水源
⑴水源
可作供水开采的含水层唯第四系上更新统(Q3),厚约65 m,为砂质粘土夹多层粗砂组成的第一承压水层.上部多为农灌机井取用,机井水位降低4 m,水量25.2~36 m3/s,为重碳酸钙、钠型水。
⑵电源
本矿电源取自35 KV变电所主供电源:一回路由西郝庄110 KV区域变电站直接引入;另一回路由西郝庄变电站至显德汪矿变电站35 KV输电线路破口引入。
1.2 井田地质特征
1.2.1 井田地质构造
邯邢煤田位于太行山东麓,华北盆地西缘。煤田西部为太行山隆起中南段,整体走向呈北东向展布,由赞皇隆起和武安断陷组成。前者由太古代和少量元古代变质岩系组成,后者主要由古生代地层组成。由于西侧太行山隆起的上升和东侧华北盆地的沉降,使邯邢煤田形成走向NNE~近SN、西边翘起、东边倾降、并具波状起伏的翘倾断块。煤田边界断层多为NEE走向的正断层,煤田内发育有大量NNE~NE向正断层及少量NNW向正断层,组成一系列地堑,地垒和阶梯状单斜断块(半地堑或箕状地堑)。自北向南有NNE向的晋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