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美学价值韵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命美学价值韵意

生命美学价值韵意 喀斯特强烈发育的贵州六枝梭嘎,世居于此的长角苗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形态,与人文环境、自然资源发生着紧密的共生、融合与互动关系。远古时代孕育斑斓的山地文化色彩,亟待人们去解读、感知那陌生神秘的苗族文化魅力,识别脆弱生境中民族文化的生成事象,更好地开创民族文化灿烂的未来。 一、六枝梭嘎长角苗生态博物馆活的生态标本 在中国乌蒙山区的贵州六枝特区与织金县交界处,距六枝县城38km,海拔1400~2200m,面积120km2的梭嘎乡,居住着一个古老神秘的苗族分支箐苗,根据头饰特点又名“长角苗”。以12个社区(自然村寨)5000余人建立的中国与挪威文化合作项目,中国第一个也即亚洲第一个民族生态博物馆六枝梭嘎生态博物馆。自1998年开馆以来,通过生态旅游开发,使原始、古朴、独特的文化艺术得到了有效保护。梭嘎生态博物馆由十二个村寨及建在陇嘎寨脚的资料信息中心组成。资料中心的寨门由圆石垒砌而成,两边伸出两只精壮的牛角状饰物,门内是一组杉木结构的房子,茅草顶、屋脊加厚堆高别是一番风味。屋子内记录和储存着本社区的文化信息,有录音记录下的口碑历史、相关的文字资料、特殊意义的实物、文化遗产登记清单和其它本社区内的遗产等。整个村寨都是博物馆的组成部分,以社区内群体亲自参与亲自管理为基础,要求每位居民都要小心地加以保护。它向社会提供和展示的是一个正在生活着的经济社会文化整体。这一鲜活的标本,原封不动地把整座村寨连同居民的习俗当做“遗址”。在生态脆弱、气候恶劣、信息闭塞的大山里,以牛为图腾,以木角象征牛角表示对先祖敬意并诠释文化内涵的长角苗社区。苗胞长期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经济社会基本上处于一种与世隔绝的世界。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民族内部联姻方式,地域文化景观。当前,大规模工业文明渗透,使得这一活态文化符码消失步伐在加快,文化变迁和异化尤其强烈,原生态文化保护面临巨大挑战和严峻考验。 二、长角苗文化中的生态美学与生命美学多维价值形成机理透视 饱含生命气息的长角苗生态美学,生命、生存、生态鲜活地表现为身体生存生态美三位一体。正是对自由生命的执着追求,对存在的深层关怀给人以深刻启示;即通过人与环境的相互包容,实现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共同建构一个真、善、美的诗意栖居世界。 (一)自然环境中的原生态美 深居大山里的长角苗,基于对往昔历史的回忆和可能冲突的畏惧,造就了一种对自我生存境况的强烈保护。尽管斗转星移时代变迁,工业文明不断渗透到社区内部,仍顽强地守候着自己的精神家园与认同。在漫长的适应中,长角苗整体地完成了对自我族群特色文化的延续和重塑。在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里,封闭幽谷滋养了神秘而古老的世居民族,形成了奇异的“孤岛文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中,苗民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芦笙歌舞表演、赛歌会、斗牛等极富民族特色的活动,以歌为媒、以歌传情、恋爱人生(张晓松,2000),过着传统部落式的族群生活。通过独特的管理方式、婚恋丧葬、祭祀礼仪等活动维系族群内部和谐,与同时代的社区外部构成稳态结构。田园诗般的生活、古朴文化、自然色彩折射出原始的民主平等,别具风格的绘画、音乐、舞蹈艺术构成一幅幅精美的画卷。 (二)传统与现代交织畸变的社会美 伴随大工业化深度演进,人与自然之间的生态矛盾逐渐成为全人类的关注中心。当工业文明渗透农耕文明,社会变迁、分化重构就成为历史必然。尽管远离都市的喧嚣,但历时性共变与现实性共存使得深居大山的梭嘎社区同样未能幸免。梭嘎的一部分苗族同胞不再身着本民族服饰、不会说民族母语、也不再坚守本民族的信仰,异样的文化样态不断涌现。在传统与现代交织的转型社会,生态博物馆作为工业时代的审美文本,生活的审美化迫切地关乎人的生存问题。梭嘎苗民作为乌蒙山区经济社会文化变迁、演进的历史参与者,这一特殊文化坚守的族群正面临工业化严峻的考验。在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交织、远古记忆与当下困惑、未来守望与现实图存中,文化基因发生着理性与非理性的深刻裂变。长角苗的常态生活行为艺术,以一种社会的畸变美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族群内外的矛盾冲突、焦灼与期待。 (三)多元化时代的生命美 诞生于西方19世纪末重要美学流派的生命美学,以人对生命活动的审视为逻辑起点,以人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的考察为轴线而展开(王振君,2009),展示人的生命过程和呈现人生境界。生态美学作为自然、社会、生命三个维度的审美价值追求饱含着生命气息,在生命美学那里,呈现出身体美学生存美学生态美学的有机统一。美学价值建构中,身体作为生命的现实存在,具体处世表现为生存,生存的现代样态实为生态。长角苗文化中的生态美学,以生态可持续性、循环性给人以及给人存在执着关注和深层关怀。在多元文化时代,探究长角苗原生态文化生态美学,则发现潜藏在民族文化下的诸多生态智慧及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