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免疫诊断复习题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寄生虫免疫诊断复习题答案

题型:名词解释(4×5分)、简答题(4×15分)、论述题(1×20分) 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环境寄生虫学:寄生虫与环境能以不同的方式互相影响,利用寄生虫来监测环境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 2.免疫寄生虫学:研究寄生现象和寄生虫与宿主相互关系免疫学方面的科学。 3.免疫流行病学 是以流行病学的形式与方法研究免疫力的群体效应,即研究宿主个体的免疫差别是如何影响致病因素的群体生物学表现,研究还通常包括运用数学模型以及血清流行病学方法。 4.非消除性免疫 大多数寄生虫感染可引起宿主对再感染产生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但这仅仅是一种不完全的保护性免疫力,宿主体内的寄生虫并不能被彻底清除,而是维持在一个低水平状态,与宿主的特异保护性免疫力同在;一旦用药物清除体内的残余寄生虫后,宿主已获得的这种免疫力即逐渐消失。包括带虫免疫和伴随免疫。 如:硕大利什曼原虫的东方疖。 I型——速发型(过敏反应型)此型多见于蠕虫感染。蠕虫的过敏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IgE抗体,IgE有亲细胞性,吸附在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当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后,便与IgE抗体结合,使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产生脱颗粒变化,从颗粒中释放出活性介质,如组胺、5-羟色胺、肝素、类胰蛋白酶等。各种介质随血流散布全身,作用于皮肤粘膜、呼吸道等效应器官,引起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多等。分别引起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支气管哮喘等临床症状。重者可因全身小血管扩张而引起过敏性休克。例如,血吸虫尾蚴引起的尾蚴性皮炎属于局部过敏反应;包虫囊壁破裂,囊液吸收入血而产生过敏性休克属全身性过敏性反应。 II型——细胞毒型 此型超敏反应是抗体(IgM、IgG)直接作用于相应细胞膜上的抗原,在补体、巨噬细胞作用下造成的损伤反应。细胞毒型的作用方式有:补体依赖性细胞毒作用;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等。在黑热病、疟疾患者,寄生虫抗原吸附于红血细胞表面,特异性抗体(IgG或IgM)与之结合激活补体,导致红细胞溶解,出现溶血,这是黑热病或疟疾贫血的原因之一。 III型——免疫复合物型 该型超敏反应是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在组织中沉着引起的炎症反应。当免疫复合物在血管壁或组织内沉着时,激活补体,产生趋化因子,将中性粒细胞吸引至局部,中性粒细胞在吞噬免疫复合物的过程中脱颗粒,释放出一系列溶酶体酶类,造成血管壁及其周围组织损伤。例如,疟疾和血吸虫病患者,常常出现肾小球肾炎,这是由于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内毛细血管基底膜上沉着而引起的。 IV型——迟发型或细胞免疫型 此型超敏反应是由T细胞介导引起的免疫损伤。 致敏的T细胞再次接触抗原时,出现分化、增殖,并释放出多种淋巴因子,吸引、集聚并形成以单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甚至引起组织坏死。 如血吸虫虫卵肉芽肿是T细胞介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 在寄生虫感染中,有的寄生虫病可同时存在几型超敏反应,甚为复杂多变。例如,血吸虫病就可有速发型、免疫复合物型及迟发型超敏反应同时或先后存在。 2.寄生虫感染有助于宿主克服某些疾病,试举例说明。 (1)肠道蠕虫可能会阻止炎症性肠病的发生,对宿主起保护作用: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炎症性肠病在肠道蠕虫感染率较低的发达国家发病率较高,而在感染率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则发病率较低。用TNBS(三硝基苯硫酸)直肠灌注可诱导小鼠产生炎症性肠病,如预先给小鼠腹膜内注射曼氏血吸虫卵,则小鼠结肠炎症明显减轻。 (2)寄生虫感染能防止某些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委内瑞拉的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患肠道寄生虫的儿童中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较低。从埃塞俄比亚到以色列的移民,在根除寄生虫感染后皮肤过敏症增加。近几十年来,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率在发达国家日益增高,原因之一是蠕虫感染减少。 (3)蠕虫感染可能避免I型糖尿病的发生: I型糖尿病是一种胰岛β细胞受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蠕虫感染率较低的发达国家发病率不断增加,而在感染率较高的发展中国家较少见。NOD(非肥胖糖尿病 )小鼠从第5周龄起胰腺出现单核细胞浸润,第12周龄发展为糖尿病。如在第4周开始注射血吸虫成虫或虫卵的萃取物可有效地防止糖尿病的发生。感染伯氏疟原虫或注射疟原虫上清液的NOD小鼠血糖水平趋向正常。用犬恶丝虫抗原DiAg治疗6周龄的NOD小鼠能完全阻止糖尿病的发生。 3.简述宿主对寄生虫感染的免疫调节。 (1)抗体水平调节 a.抗体含量高时,抗体与抗原的表位结合,竞争B细胞上与抗原结合的受体,即抗原阻断。 b.抗体含量低时,抗体与B细胞的Fc受体和抗原受体交联,抑制B细胞进入抗体合成期,但不抑制B细胞的致敏。 c.当血中抗原浓度高时,固定于APC表面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增强免疫应答;当血中抗体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