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速边坡植被选择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速边坡植被选择研究

高速边坡植被选择研究随着国家对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破坏植被的恢复和生态与环境保护的重视,边坡生态恢复技术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1]。植物在边坡防护中的应用改善了工程护坡呆板的格局,形成了独特的路域景观,起到了减缓驾驶疲劳、改善地区小气候和降低污染的作用。但是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很多高速公路边坡植物在建植初期,植被生长状况良好,但是到了后期,就逐渐衰退甚至死亡。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在建植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高速公路路域地质情况与植物选择的关系。高速公路边坡的路域地质状况很受限制,大部分植物无法正常生长甚至存活。因此,选择适当的植被类型和植物防护措施成了边坡防护成功与否的关键。 1高速公路边坡的地质状况 高速公路边坡土壤属于路域土壤,它包括机械挖掘所暴露出来的原生土壤的母质(风化壳、基岩、心土),填埋碾压所形成的回填土,绿化所移入的客土,以及部分未受工程扰动的原生土壤。路域土壤由于受人为活动长期的扰动,多次无序侵入土体和地下施工翻动,破坏了原有的表土层和腐殖质层,形成了一类独特的土壤[2]。该土壤从原始未受干扰的自然状态向路域土壤演变的过程中经受雨水侵蚀、风蚀等作用,土质出现了明显的退化,表现为结构不稳定、pH值偏高、外来物质多、养分匮乏等特性。 1.1边坡结构不稳定性边坡结构的不稳定性 主要体现在土壤侵蚀引起的水土流失。而坡面径流是水土流失的主导因子,其大小及流速能反映边坡水土流失的严重性[3]。郭廷辅[4]认为降雨量与坡面径流有一定关系,从年降雨量来说,若年降雨量大,且在空间分布上比较均匀,就不会形成强劲的坡面流径,反之则异。桑广书等人[5]经调查发现降水量的多少对滑坡有明显的影响,此结论与郭廷辅的相似。 径流的冲刷能力取决于它的动能和势能,径流的能量是径流质量和流速的函数,而流失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径流深与地面坡度,因此坡度直接影响径流的冲刷能力[6.7]。坡度与径流冲刷能力的关系为,在一定范围内,地面坡度越大冲刷能力越强,侵蚀量也越大,水土流失越严重,但有一临界坡度[8~11]。杨喜田等人[8]研究发现60deg;以上坡度对径流冲刷能力有一定阻力作用,当坡度超过某一临界坡度,侵蚀量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陈永宗等[9]通过研究得出临界坡度为26deg;~28deg;;而赵晓光等[10]通过实验分析得出临界坡度为21deg;的结论;还有的研究者则认为在40deg;左右[11],目前尚未得出统一的结论。 研究还表明坡长对边坡稳定性也有一定的影响,坡长越长,侵蚀量越大,边坡越不稳定,坡长重力侵蚀增加,水土流失严重[8]。 1.2土壤水分缺乏 土壤水分是植物生长、植被恢复以及土壤侵蚀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是反映土壤特性的重要指标[12]。而高速公路边坡土壤更是植物形成、生长、演替的基础。众所周知,植被在道路边坡防护以及生态景观恢复方面有着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但高速公路边坡土壤水分条件不稳定,表现为不同坡度、坡向、坡形水分条件分布不同,制约了植物的生长。因此了解不同坡面的水分分布状况对边坡植被修复有着重大的意义。刘浩等[12]以成昆铁路形成的路堑边坡为对象,对道路边坡土壤水分在不同坡度、坡长、坡位的空间变异性进行观测研究,结果表明道路边坡土壤水分随着坡度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再减小的变化趋势;在同一坡面不同坡位上的土壤含水量表现为坡下>坡中>坡上;同一坡地不同坡面的土壤含水量表现为阴坡>阳坡。董元杰等[13]利用磁测法对鲁中山区的小流域坡面调查发现,阴坡水分持有量、植物覆盖率均大于阳坡,究其原因可能是阴坡较阳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少,因而水分条件好,适合植物生长,而植物覆盖率高的坡面,侵蚀量减少,从而又保涵了土壤的水分。 1.3土壤养分分布不均 土壤养分的分布是任何景观格局形成、分布、变化的基础。肥力好的土壤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与发育。高速公路边坡由于水土流失、风蚀和太阳辐射等原因导致土壤养分的不均匀分布。Schimel等[14]研究发现,由于土壤侵蚀等影响,N和P的有效性从坡顶到坡低增加,且N在植物的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含量相差明显。余海龙等[2]对呼集高速公路卓资县六苏木乡境内地表土壤的养分及有机质含量的调查结果表明,养分中除全P含量略高于自然土壤外,全量养分中的氮和钾呈明显下降趋势,边坡土壤平均下降96.4%和18.7%,总的特点是表层土壤中养分和有机质的含量都有减少的趋势。吕焕哲等[15]以红壤坡地为材料,对4种土地利用方式进行了研究得出,土壤有机物含量在下坡位高于上坡位。杨武德等对林地红壤肥力的研究也表明,下坡土壤养分明显富集[16]。因为从上坡位到下坡位,土壤逐渐由侵蚀过渡为堆积,所以下坡位比上坡位有机层厚,有机含量也有所增加[17]。 2植物防护措施 高速公路边坡土壤状况的恶劣性表现为边坡结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