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埃及金字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埃及金字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埃及金字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4课 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的语言文字,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2.理解课文,懂得作者是怎样写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金字塔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 2.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金字塔图片:看到这样的金字塔你会想到文中的什么词? 2.过渡:它们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埃及的金字塔很多,文中没有全部向我们介绍,只是介绍了其中的一座。(板书:举例子) 介绍了哪座金字塔?接下来让我们了解胡夫金字塔有什么特点? 二、整体感知 1.快速地读课文第3~5自然段,找出文中关键句,再找出重点词语。 2.学生回答,出示过渡句。齐读。(板书:宏伟、精巧) 3.小结:这句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通过这句我们知道了胡夫金字塔的特点。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过渡句。 三、精读感悟 1.仔细读第3自然段,思考:你从哪些句中感受到了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 2.默读思考、讨论交流。 A 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⑴你体会到什么?是从哪儿看出来的?(数字和作比较) ⑵站在胡夫金字塔下仰望,你会怎么想呢?读出惊叹的感受! B 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以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节车皮。 ⑴你体会到什么? ⑵指导朗读:看到建造金字塔的材料一连串的数据,你的感受是什么? C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⑴课件出示材料:为了确保金字塔万古长存,设计者不用一根木料,不用一颗铁钉,因为,木质易腐,铁质易锈,都是坚固的隐患。令人吃惊的是,石块与石块之间没有任何黏着物,而是一块石头直接叠在另一块石头上,完全靠石头自身的重量堆砌在一起的,表面接缝处严密精确,连一个薄刀片都插不进去。而塔的东南角与西北角的高度误差也仅 1.27 厘米。 ⑵读了这段材料,你有什么感受?这些感受都是通过具体语言描述感受到的。板书说明方法:语言描述 小结 作者用了一系列的说明方法,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埃及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引读) [设计说明:通过多媒体课件,加深印象,学生能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受到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 四、自主探究 过渡:如何建造成如此宏伟而精巧的埃及金字塔呢? 1.默读课文第4、5自然段,找一找文中怎么具体介绍的? 2.学生交流。 3.教师结合课件解说建造的过程。 4.为了建造这座金字塔,10万人在烈日暴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的时间。此时此刻面对这巍然屹立的金字塔,你想说些什么? 生自由试说。 [设计说明:利用课件演示建造金字塔的过程中垒石的情况,学生不仅获取了更多的知识,同时还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激发了对新知识的渴求。] 五、课外延伸 1.勤劳而聪明的埃及人民用他们的汗水创造了金字塔,它是埃及的象征!(齐读最后一小节。) 2.除了埃及金字塔,你还知道哪些享有世界盛誉的建筑? 六、布置作业 介绍一件你身边的物品,用以上学过的说明方法。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