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681名驻戈壁沙漠汽车兵睡眠质量.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681名驻戈壁沙漠汽车兵睡眠质量

681名驻戈壁沙漠汽车兵睡眠质量【关键词】 睡眠质量;汽车兵;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戈壁沙漠地区;现况调查 中图分类号: R749.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8)012-0928-01 有关汽车兵睡眠质量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调查驻戈壁沙漠汽车兵的睡眠质量特征。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整群抽取驾龄至少1年以上的某部驻戈壁沙漠汽车兵700人,获有效问卷681份。均为男性,年龄20-38岁。 1.2 工具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1] 用来测评受试的睡眠质量。共18个条目,分为7个成份: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潜伏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干扰因素、应用催眠药物、白天功能障碍。每个成份按0-3级计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PSQI总分≤7为睡眠质量基本满意,PSQI总分7为睡眠质量差。 按区域分成4个测试点,团体施测,问卷当场收回。 1.3 统计方法 进行描述性分析。 2结果 681名驻戈壁沙漠汽车兵的PSQI总分为(4.89±2.63),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干扰因素、使用睡眠药物和白天功能障碍的评分分别为:(1.04±0.74),(0.51±1.13),(0.40±0.68),(0.51±0.80),(0.94±0.56),(0.03±0.22)和(1.45±0.95)。 PSQI总分>7分者166人,占总调查人数的24.4%。其睡眠干扰因素由多到少依次为:入睡困难(1.30±1.19)、夜间易醒或早醒(0.92±1.10)、感觉热(0.73±10.8)、其他(0.70±1.00)、夜间上厕所(0.54±0.86)、咳嗽或鼾声高(0.40±0.83)、做噩梦(0.35±0.71)、感觉冷(0.32±0.71)、疼痛不适(0.30±0.70)、呼吸不畅(0.26±0.66)。在“其他”中,填写最多的依次为查哨、换班吵醒、想家里的事情和个人的事情。 3讨论 本调查结果显示,驻戈壁沙漠汽车兵PSQI总分较栗克清等的一项大规模人群调查结果[2]高,但低于高原军人(7.14±3.42)[3]和戈壁军人(6.79±3.39)[4]的测评结果。在本调查中,PSQI总分>7分者占24.4%,高于栗克清等调查结果(11.64%)[2]。分析各成份分值发现,本组汽车兵白天功能障碍分值最高,这与已有结果一致[3-4]。入睡困难、夜间易醒或早醒是本组汽车兵的主要睡眠干扰因素,这也与已有研究结果[5]一致,然而本组汽车兵感觉热的分值较高,与以往结果不尽一致,可能与戈壁沙漠特殊的气候环境有关。 汽车兵作为军人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工作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风险大,平时训练任务重,强度大,特别是驻戈壁沙漠汽车兵,长期执行恶劣环境的汽车运输任务,其睡眠质量特征不同于社区居民及普通士兵。另外,应特别注意查哨、换班吵醒等睡眠干扰因素对本组驻戈壁沙漠汽车兵睡眠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徐江涛,潘集阳,慈书平. 睡眠相关量表评估技术[M]//慈书平,张希龙,杨宇,等.睡眠与睡眠疾病.第1版.北京: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5:577-609. [2]栗克清,孙秀丽,崔利军,等. 河北省18岁以上居民睡眠质量及相关因素[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 22(4):302-306. [3]赵静波, 解亚宁, 任忠文, 等. 高原军人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6,32(2):154-156. [4]王燕, 解亚宁. 驻戈壁边防军人睡眠质量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 13(3) :333-334. [5]赵静波,许军,解亚宁,等. 高原军人的睡眠质量及其与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 (6 ):401-403. 责任编辑:靖华 2008-07-01收稿,2008-09-16修回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