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饲养棉铃虫方法概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工饲养棉铃虫方法概述

人工饲养棉铃虫方法概述摘要:概述近年来国内关于棉铃虫人工饲养的饲料配方、饲养管理技术、人工环境控制、疾病预防控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并提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的思路。 关键词:棉铃虫人工饲养管理技术 引言 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 Hübner)属鳞翅目,夜蛾科,因其幼虫蛀食棉花蕾铃而得名,是棉花蕾铃期的重要害虫。棉铃虫食性杂,不仅为害棉花,同时也为害小麦、玉米、高梁、大豆、番茄、西瓜、麻类和果树等。使用杀虫剂可以部分控制其危害,但引起了抗药性的不断加强。随着抗性机理、抗性治理及综合治理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利用天敌、病毒和辐射不育技术等生物防治措施来防治棉铃虫日益受到重视,但这些技术的研究均需要大量人工饲养获得的发育整齐的试验虫源,因此棉铃虫的人工饲养显得十分重要[1,2]。国外早在60~70年代就已成功地大规模人工饲养棉铃虫[3],国内对棉铃虫的人工饲养研究最初在80年代左右[4]。经过多年的研究,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饲养技术。 1、人工饲料配方 配方1(1997之前):黄豆粉20 g;玉米粉30 g;大麦粉30 g;维生素C 1.0 g;酵母8 g;棉油0.5 mL;36%醋酸6 mL;苯甲酸钠1 g;10%甲醛0.8 mL;琼脂3.5 g;水200 mL;pH:4-5[5]。 配方2(1997):黄豆粉130 g;小麦胚芽60 g;维生素C 5.3 g;酵母53 g;对羟基苯甲酸3.3 g;山梨酸17 g;10%甲醛13.5 mL;琼脂16 g;向日葵油7.0 mL;水1000 mL[6]。 配方3(1997):黄豆粉80 g;麦皮80 g;玉米粉80 g;酵母粉40 g;山梨酸1.6 g;泥泊金1.6 g;琼脂15 g,水1000 mL[7]。 配方4(1997):黄豆粉80 g;麦皮80 g;玉米粉80 g;酵母粉40 g;山梨酸1.6 g;泥泊金1.6 g;琼脂15 g,氯化胆碱1.1 g,胆固醇1.1 g,抗坏血酸4 g,水1000 mL[8]。 配方5(2007):黄豆粉100 g,啤酒酵母粉50 g;麦麸50 g;干酪素15 g;L-抗坏血酸4 g;多种维生素丸8粒;山梨酸2 g;泥泊金2 g;琼脂16 g;水1000 mL[9]。 配方6(2010):黄豆粉80 g;麸皮150 g;酵母粉30 g;干酪素40 g;山梨酸3 g;复合维生素8 g;蔗糖20 g;琼脂20 g;维生素C 3g;蒸馏水500 mL;乙酸4 mL;甲醛2 mL[10]。 2、 人工饲养技术 2.1 卵的管理 在卵孵化前1天(黑头期),将带卵的纱布浸入5%甲醛液中浸泡15~25 min(或l0%的甲醛溶液浸泡10~l5 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挂在消毒过的塑料棒上,置于无菌室内自然凉干,然后将卵块盖于装有饲料的饲养盒盖(Φ13 cm×3.5 cm)上,倒置于人工气候室内,温度26~28℃,相对湿度75%,让其孵化[8,9]。 2.2 幼虫管理 保种用的幼虫可采用配方4进行饲养。可在盒上放一块消毒好的卫生纸,吸收饲料盒内蒸发出来的水气,以免水气凝结水珠,把刚孵化出来的幼虫淹死。 由于该虫有互相残杀的特性,2龄后应采用小塑料盒(Φ3 cm×5 cm)进行单虫饲养,每盒放一条虫,放人2 g左右的饲料。置于18 m×18 cm×4 cm的塑料盒上,每盒放30个小塑料盒。倒盒饲养,光照L14:D10(饲养用于复制病毒用虫不必光照),温度以25~30℃最适,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幼虫的发育加快[5,8]。 2.3 蛹的管理 待幼虫发育至5龄左右时,即进入预蛹期,上消毒沙壤土,加土量为饲料盒高度的1/4~1/3。适量加入饲料,正盒饲养,土壤绝对含水量5 %~19 %。 待幼虫入土后,取消光照。至4~5天后,蛹比较老熟时,将蛹取出,并将色泽比较一致的蛹集中在一起,放在Φ13 cm×3.5 cm的饲养盒里,盒中加一团湿棉花,以保持盒中的湿度。加盖后置于26~28℃的人工气候室内让其发育。化蛹后蛹室的土壤含水量逐渐下降,有的可降到0~2%,蛹期蛹室不需增湿,反之,化蛹后蛹室土壤含水量过高(超过20%),死蛹增加。 低温处理发育蛹的试验结果表明,发育蛹放在5℃左右处理20天仍能正常羽化、产卵,但时间过长(30天以上),特别是眼点消失后冷处理,对羽化有影响。蛹发育速度随温度升高而蛹历期缩短,经卓乐姒等人研究湖北省荆州地区棉铃虫滞育蛹历期为205~227天,平均217天,试验表明打破棉铃虫滞育蛹的关键在于增加温度[5,8]。 2.4 蛹的保存 在第20天后,即可收集到大量蛹。蛹可用0.2%次氯酸钠溶液消毒液浸泡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