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脑膜瘤手术治疗体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幕脑膜瘤手术治疗体会

天幕脑膜瘤手术治疗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天幕脑膜瘤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研究25例天幕脑膜瘤患者的手术治疗经过,分析手术入路,部位及预后。结果12例行天幕上下联合手术,13例行乙状窦后入路,肿瘤切除达到Simpson1级有13例( 52%),21例(84%)完全恢复正常生活。结论要根治天幕脑膜瘤,避免损伤神经血管结构,是有可能的。 关键词:天幕脑膜瘤手术入路天幕上下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esent our experiences with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the tentorial meningiomas.Methods: 25 patients with the tentorial meningiomas. Analyze the surgical approach, the tumor location and the outcomes. Results: the combined supra/infratentorial was employed in 12 cases, the restrosigmoid was employed in 13 cases. The extension of tumor removal was Simpson grade I in 13 cases, 21 cases had resumed the normal life. Conclusion: it is possible to achieve the radical microsurgical tumor resection, avoiding injury to neurovascular structures. Keywords: tentorial meningioma, surgical approach, supra/infratentorial 中图分类号:R739.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11-0058-03 天幕脑膜瘤占所有颅内脑膜瘤的2%~3%[1] 。第一例天幕脑膜瘤是在1833年,由Andraal 偶然发现并发表文章的[2] 。因为该区域复杂的动脉、静脉和神经解剖,所以该区域要完全显微切除肿瘤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本文旨在阐述本科治疗天幕脑膜瘤的经验和体会。 1对象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科自1995年至2010年初,共收治天幕脑膜瘤患者25例。男性6例,女性19例。年龄 25岁~65岁,平均51岁。最常见的症状是头昏,16例(64%),头昏从开始到就诊持续时间由一周到十年不等。头痛9例(36%),头痛部位比较固定,夜间明显。小脑共济失调的症状有5例(20%),主要表现为走路不稳。辅助检查:患者手术前均行头颅CT和MRI检查。怀疑影响静脉窦者行DSA检查。幕下脑膜瘤13例,幕上下脑膜瘤12例。横窦完全阻塞9例,部分阻塞3例。见图1,2,3,4。 图1 天幕上下脑膜瘤,部分阻塞横窦和窦汇(MRI和DSA表现) 图2 手术后一周MRI表现 图3 天幕上下脑膜瘤,完全阻塞横窦(MRI及DSA表现) 图4 手术后一周MRI表现 1.2 手术方法 乙状窦后入路:侧卧位或俯卧位,头架固定头部,暴露患侧枕部。局部消毒铺巾。逐层切开皮肤,皮下,肌肉达颅骨。骨窗以横窦和乙状窦的解剖标志为上界和外界。切开硬膜,释放脑脊液,牵开小脑组织,往往可暴露肿瘤。在显微镜下操作。将蛛网膜与肿瘤包膜分离,电凝肿瘤包膜上的供应血管,部分切开包膜,囊内可先摘除部分肿瘤,缩小体积,然后可逐步分离肿瘤和脑组织之间的粘连,边分离边电凝止血,脑棉逐步深入。最后分离肿瘤和静脉窦之间的粘连。若静脉窦有出血,可用明胶海绵和脑棉压迫止血。当肿瘤已侵犯静脉窦,可在静脉窦与肿瘤相连的远近两端用2-0不可吸收线先缝合静脉窦,然后将肿瘤和与之相连的部分静脉窦一起摘除。要做到Simpson 1级切除标准,天幕需切除,电凝,但尽量不影响静脉窦。尤其是直窦。 幕上下联合入路:侧卧位或俯卧位,切口的大小和位置取决于肿瘤的大小和位置。局部消毒铺巾,逐层切开头皮,皮下,肌肉达颅骨。在横窦的上、下钻孔,骨窗的大小和位置取决于肿瘤的大小和位置。暴露枕叶和枕下的硬膜。横窦位于中间。分别在横窦的上下切开硬膜,暴露肿瘤,显微镜下操作,仔细分离肿瘤表面的血管和神经,摘除肿瘤,最后切除天幕,尽量做到Simpson1级。幕上下联合入路,有利于对天幕上下的观察。若肿瘤内包绕血管和神经,需分层切除肿瘤,仔细保留血管和神经。若肿瘤已经阻塞静脉窦,则可以将部分静脉窦连同肿瘤一起摘除。 2结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